• <object id="bz0x0"></object>
      <acronym id="bz0x0"></acronym>
      <p id="bz0x0"></p>
    1. <td id="bz0x0"><ruby id="bz0x0"></ruby></td>
      <pre id="bz0x0"></pre>

      首頁 > 企業風采 > 關注動態 > 外界動態

      銀監會就《關于切實彌補監管短板 提升監管效能的通知》答問

      銀監會就《關于切實彌補監管短板 提升監管效能的通知》答問

        銀監會有關部門負責人就《關于切實彌補監管短板提升監管效能的通知》答記者問

        近日,銀監會發布《關于切實彌補監管短板 提升監管效能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銀監會有關部門負責人回答了記者提問。

        一、發布《通知》的背景是什么?

        答:近年來,隨著金融市場發展深化,業務產品創新加快,銀行業的業務結構和風險特征出現了新情況、新變化,對銀行業金融機構和機構監管有效識別和控制風險提出了新挑戰。銀監會按照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對監管制度和實踐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進行了系統梳理,針對監管制度和實踐中暴露出的缺陷與不足,制定了《通知》,以進一步提升監管有效性,防范化解金融風險,促進銀行業安全穩健運行。

        二、制定《通知》的總體思路是什么?

        答:《通知》依照監管制度、市場準入、非現場監管、現場檢查、信息披露、監管處罰和責任追究等監管工作流程,針對存在的薄弱環節,提出了“六個強化”的要求。

        一是強化監管制度建設。強調發揮制度建設的引領作用,按照 “問題導向”“急用先行”和“協調配套”的原則,研究制定26項重點規制。同步推進監管制度的配套實施細則,以及銀行內部管理制度的修訂和完善工作,確保各項監管制度落地實施。

        二是強化風險源頭遏制。強調加強股東的準入審核和行為監管,穿透識別并審查銀行實際控制人、最終受益所有權人的資格,從嚴管控其行為。堅決打擊各類規避股東資格審查,利用控制權不正當干預經營決策,通過關聯交易獲取不正當利益的行為。

        三是強化非現場和現場監管。強調提升非現場監管能力,增強現場檢查針對性,促進各監管部門的監管協同,重點加大對同業、投資、理財等業務的監管力度,切實防止監管套利。

        四是強化信息披露監管。強調以市場約束和消費者權益保護為導向,提高風險信息披露標準和金融產品信息披露水平。做好銀行公司治理、風險狀況和重大風險事項的信息披露,區分產品性質,明確金融產品的信息披露標準和規范。

        五是強化監管處罰。強調通過有力的處罰增強監管威懾力,要求充分運用監管權力,實行糾罰并重、罰沒并舉、機構人員“雙罰”,加大處罰力度,公示公開處罰結果。

        六是強化責任追究。強調加大有關銀行業金融機構責任人的追責力度,加強對監管行為的再監督。既要對銀行業金融機構的直接責任人和管理人員進行問責,也要對因故意或過失,不履行或不正確履行職責的監管人員進行責任追究。

        三、《通知》對各監管部門和銀監局提出的主要要求是什么?

        答:《通知》對各監管部門和銀監局突出監管重點、改進監管方式、加大監管力度等方面提出了指導性的要求:一是完善監管制度。依據風險大小、緊迫程度,盡快彌補監管漏洞,并細化市場準入、非現場監管、現場檢查等方面的標準化操作流程。二是強化股東管理。要求制定統一的股東管理規則,對股東的準入和行為進行約束。三是提升非現場監管、現場檢查效力。要求在日常監管工作中,對信用風險、市場風險、流動性風險等強化監管,對同業業務、理財業務等有針對性地采取有效監管措施。并要求加強非現場監管和現場檢查的協同。四是強化監管處罰。要求規范監管處罰工作機制,加大監管處罰力度,提升監管處罰透明度。五是加強監管行為再監督。要求加強監管人員履職行為監督管理,對因故意或過失,不履行或不正確履行職責的,應進行責任追究。

        四、《通知》對銀行業金融機構提出的主要要求是什么?

        答:《通知》對銀行業金融機構提出了以下要求:一是健全內部管理制度。要求對標監管制度進行查漏補缺,將監管要求轉化為公司治理、業務經營和風險控制的政策、流程和方法,確保各項監管制度落地實施。二是加強股權管理。要求建立健全的股權管理制度,掌握主要股東及其關聯方情況,及時予以披露,探索實施股權集中托管,規范股東的關聯交易管理。三是強化信息披露。要求擴展風險信息披露范圍,提高信息披露內容的詳細程度,及時披露公司治理、資產質量、同業業務、重大事件等方面的信息。同時,要求充分披露金融產品信息,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四是嚴肅銀行業金融機構責任追究。要求細化職責分工,建立規范化、流程化的責任追究體系。

      • 相關閱讀
      免責聲明:本網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本網站轉載圖片、文字之類版權申明,本網站無法鑒別所上傳圖片或文字的知識版權,如果侵犯,請及時通知我們,本網站將在第一時間及時刪除。
      亚洲中文无码不卡视频_青青青青久久国产免_国产精品视频久久第一页_亚洲无码在线免费观看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