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bject id="bz0x0"></object>
      <acronym id="bz0x0"></acronym>
      <p id="bz0x0"></p>
    1. <td id="bz0x0"><ruby id="bz0x0"></ruby></td>
      <pre id="bz0x0"></pre>

       

      首頁 > 生活與法 > 法制時事

      鄭州房妹事件顯示家族式貪腐 7名家屬遭舉報

      2013-01-18 11:09:28 來源:

        報道還稱,有的官員甚至上演著“不出事‘雞犬升天’,出事了‘犧牲一個,幸福全家’”等怪現狀,在“裸官”群體中尤其多。

        官員財產監督以家庭為單位,關鍵在執行

        如果把“房妹”案看作家族式腐敗的冰山一角,專家一致認為,治理“冰山”刻不容緩。

        “‘家族式腐敗’用親情捆綁利益,把‘以權為公’變成了‘以權謀私’。對公共資源的擠占加劇著兩極分化,也加劇了社會不公平感。”林喆教授總結。任建明認為,治理家族貪腐更迫切的動力在于,其泛濫會侵蝕公眾的反腐信心。“如果大家都失去信心,反腐會越來越難。一些人就會利用各種機會,參與到腐敗中來。”

        如何破題?受訪專家開出的“藥方”并不新鮮——“主藥”還是官員財產公開制。

        “但是,一要強調公開以家庭為單位,二是必須把規則細化、細化再細化,直到能執行得下去,能監督得起來。”任建明表示。

        肖云忠教授告訴中國青年報記者,從中央到地方,監督官員權力的制度并不鮮見,但家屬的介入,往往構成對監督之眼的“規避”。

        比如2009年9月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黨的建設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中明確提出,領導干部要嚴格遵守廉潔自律各項規定,嚴格要求自己和配偶子女、身邊工作人員。依紀依法查處和整治領導干部利用職務便利為本人或特定關系人謀取不正當利益。完善黨員領導干部報告個人有關事項制度,把住房、投資、配偶子女從業等情況列入報告內容。加強對配偶子女均已移居國(境)外的公職人員管理等。

        “但是,當官員家屬為不義之財‘暗度陳倉’,或是‘借名斂財’時,卻缺乏一套有效的監督機制去發現、懲處這些家屬。”肖云忠認為,如果不將領導干部及其家族成員始終置于一種透明狀態中,“官員總有渠道藏匿財產”的公示制度,必將形同虛設。

        他建議,由紀檢監察機關和黨委組織部門“理清”官員的家庭成員及人情關系,是破題的第一步。“作為監督干部的重要方面,紀委對官員社會關系應該有一個審查。一般老百姓不知道,但組織應該知道,這應該作為重點監督的領域——督促官員管好身邊的工作人員和家人。”肖云忠說。

        記者檢索發現,對官員家屬的監督,深圳市早在2005年就進行過有益探索。該市分級建立了電子數據庫,加強對領導干部配偶、子女從業情況的監督,迄今至少已完成了對全市5000多名處級以上領導干部的配偶、子女從業情況的填報登記工作。

        “然而,即使所有的領導干部都登記了配偶、子女的從業情況,誰又能保證其真實性呢?即使登記的內容都是真實的,又如何監督他們?誰去監督他們?”也有網民這樣質疑。

        林喆教授提示,這的確反映出遏制家族式腐敗的更深層問題——拿什么讓官員家庭的財產申報,真正具有執行力和約束力?

        “如果財產申報既不公示又不檢查,即使擴展到了家庭成員,也發現不了問題。”林喆說,要使當前的規定具有可操作性,至少應增加四個環節。

        “第一個環節是監察,由相關監察委員會聯合銀行等,負責審查申報表是否真實;第二個環節是公示,將申報內容在同級間公示,同級收入差不多、又有競爭關系,容易發現瞞報、漏報和謊報;第三個環節是懲處,一旦發現有違規行為,嚴格按黨紀政紀處理;第四個環節是建檔,即建立官員誠信檔案,如有謊報等行為便一一記錄在案,供提拔時參考。”

      編輯:牛雪竹
      亚洲中文无码不卡视频_青青青青久久国产免_国产精品视频久久第一页_亚洲无码在线免费观看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