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市委、市政府提出發展無公害農產品的戰略決策。王剛云帶領技術人員開展調研論證,制定了《商洛市無公害蔬菜實施方案》,并在商州抓千畝無公害蔬菜示范園,堅持深入示范區培訓指導,每周一次,風雨無阻。為了使菜農掌握黃瓜霜霉病、灰霉病的正確識別方法和黃板誘殺技術,年過半百的他在悶熱的大棚中邊操作邊講解,往往一干就是一晌,悶熱的大棚里蒸得人汗流浹背,但群眾不掌握技術,他便一遍一遍做示范。在他的努力下,我市相繼引進示范推廣高效低殘留農藥40多種,示范推廣物理誘殺技術、無公害栽培管理技術,農藥殘毒檢測監管技術等取得了顯著成效。2008年,全省百萬畝設施蔬菜工程啟動,王剛云帶領站上技術人員,在商州區大荊鎮孟村建立設施蔬菜基地示范200多畝,采取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等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取得了顯著的成效。截至目前,以帶動全市開發無公害農產品面積260萬畝,認定無公害生產基地162個,認證無公害農產品133個,使農藥殘毒超標率由2001年的23%下降到現在的4.6%,促進了本市無公害、綠色、有機農產品突破發展。
中藥材生產是商洛的支柱產業,但隨著種植面積的不斷擴大和種植年限的延長,藥材病蟲害已成為制約其發展的瓶頸。對此2006-2008年王剛云同志主持組織實施了《商洛市五大商藥主要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與推廣》項目。他帶領技術人員深入各縣區開展了大量的調查和試驗研究,摸清了五大商藥主要病蟲害種類及發生規律,總結集成了中藥材主要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并在七縣區大面積示范推廣。三年來累計推廣57.8萬畝,新增總產值10963.74萬元,取得了顯著的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
情系“三農”,為民排憂解難是他的情懷,默默奉獻、兢兢業業是他的作風,開拓創新推廣植保技術,為商洛農業發展保駕護航是他不懈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