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bject id="bz0x0"></object>
      <acronym id="bz0x0"></acronym>
      <p id="bz0x0"></p>
    1. <td id="bz0x0"><ruby id="bz0x0"></ruby></td>
      <pre id="bz0x0"></pre>

      首頁 > 商山收藏 > 收藏動態

      產權歸屬復雜成文物保護障礙

      產權歸屬復雜成文物保護障礙

        據南山區文管辦負責人介紹,南山文物較為集中的南頭古城已納入了保護歷史文化遺產的規劃。由于這里集中了大量住宅樓,建筑密度很大,人群密集,南頭古城的保護舉步維艱。市規劃和國土資源委員會已制訂了《深圳市南頭古城保護規劃》,正在進一步完善。該規劃公布實施后,將對南頭古城的保護與開發發揮重要作用。

        此外,該負責人還告訴記者,目前該區建設的南山博物館主體建筑已經完工,該館建筑面積4.2萬平方米,在全國區級博物館中屬于面積最大的。同時,該博物館建成使用后,南山區的文物保護工作也將再上一個臺階。

        南山古跡

        □赤灣天后宮 重建依然興盛 香火綿延不絕

        始建年代:公元1410年

        用途:沿海居民已把媽祖當成出海遠航、日常家事的保護神,不時在此焚香問卦。

        深圳依山傍海,是海洋文化與農耕文明相疊加的地方,在古跡方面也有體現。赤灣天后宮就是海洋文化的典型代表。天后宮博物館管理人員,同時也是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辭沙祭媽祖” 繼承人阮成洲介紹,天順八年黃諫著《新建赤灣天妃廟后殿記》記載:永樂初,中貴張源“建殿于舊廟東南”。天后宮研究員解釋,永樂八年(公元1410年),宦官張源出使暹羅(今泰國),經珠江口的赤灣時,祭祀天妃廟,得吉兆。后順利歸來,為感謝天妃的庇佑,于是在奏明永樂皇帝朱棣之后,捐資在原天妃廟的東南再建殿宇。這就是天后宮的“前身”。

        據《新安縣志》記載:至民國年間,赤灣天后廟已有屋大小100間,里面有許多大小不同的佛像。有山門、牌樓、月池、石橋、鐘樓等建筑20余處,加上附屬建筑、廟產及祀田,占地900畝。

        由于張源的大力薦建,赤灣媽祖廟成為沿海地區最大的媽祖廟,同時吸引著越來越多的人,上至達官貴人,下至平民百姓,沿海居民已把媽祖當成出海遠航、日常家事的保護神,不時在此焚香問卦。

        “這兒是信徒們首選的拜媽祖的大廟。”阮成洲說,每年春節前后十幾天及農歷3月23日前10天(媽祖誕辰之日)四面八方的信徒都齊聚天后宮,不僅有大量本地居民,更有港澳臺地區的信徒,他們都懷著虔誠的心來到媽祖廟焚香祈福,有些遠在東莞的信民還稍帶上鹵豬肉、水果等,把當地供奉的媽祖神像帶到這個媽祖神像前沾點靈氣。

        這旺盛的香火一直持續到新中國的成立。當時,由于各項物資匱乏,天后宮的青磚瓦片被運往附近的施工現場,修建東湖水庫。整個建筑由此從人們的視線中消失,最后只剩下斑駁的遺跡。“由于當時缺乏文物保護意識,最后僅剩下門礎和大殿前的一口井。”阮成洲指著殿前的門礎向記者介紹。

        而現在呈現在世人眼前的媽祖廟,則是1994年動工重建的建筑。阮成洲說,盡管古風不再,但天后宮帶給人們的回憶仍然無窮無盡。他回憶道,天后宮在1995年農歷9月初5開光后,前來拜祭的人達幾萬人。“一天的香火錢達24萬元。”阮成洲回憶起這段歷史時說:“登記造冊的時候,手都寫酸了”。

        鴉戰海上屏障 只見依稀殘垣

        □赤灣炮臺

        始建年代:公元1669年

        用途:鴉片戰爭時期主要的海上屏障,為禁煙發揮了重要作用。

        如果說天后宮是為了讓漁民祈福所用的話,那赤灣炮臺則是為了抵御海上侵略所用。不過赤灣右炮臺如今只剩下地基,四周被油脂加工廠所包圍。記者實地走訪,據阮成洲介紹,赤灣炮臺始建于清康熙八年(公元1669年),共有生鐵炮12門,左右炮臺給6門,踞山面海,左右炮臺成犄角之勢,鉗制赤灣港口,雄視伶仃海面,是鴉片戰爭時期主要的海上屏障。1839年兩廣總督林則徐布防珠江口時,曾重修赤灣炮臺,為禁煙發揮了重要作用。而廣東水師提督關天培利用炮臺,在伶仃洋、穿鼻洋大敗英軍。

      • 相關閱讀
      • 縣城里有支業余文物保護隊

          近日,在孟津縣朝陽鎮朝陽村的莊稼地里,村民張小剛圍著一處&ldquo;大土包&rdquo;仔細查看�! �&ldquo;這可不是普通的土包,是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邙山陵墓群中的元乂(y&igrave;)墓。&rdquo;張小剛指著一旁寫有...

        時間:08-16
      • 攸縣追回三件出土文物

          近日,攸縣文物管理局在菜花坪鎮境內依法追回宋代青瓷魂瓶一對、鳳紋銅鏡一面等三件出土文物�! 「鶕罕娕e報&ldquo;菜花坪境內一村民家葬墳時挖出一座古墓 ,并挖出了文物&rdquo;。得知這一情況后,攸縣文物管...

        時間:08-16
      • 施工時發現唐朝太師墓 文物販子開著車洗劫一空

          本月初,一家施工單位在高陵縣張卜鄉渭河橋頭取土時,發現一個古墓,挖出了不少唐代的文物。周圍的村民及文物販子見財起意,竟將里面的貴重文物洗劫一空。接警后,西安市公安局刑偵局及時出擊,將涉案的三人抓獲...

        時間:08-15
      • 我國建立專業研究所保護海上大熊貓“中華白海豚”

          來自廣西壯族自治區科技廳的消息稱,科技廳與國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合作,共同成立廣西北部灣中華白海豚研究所,以研究保護中華白海豚等海洋珍稀動植物�! ‰S著廣西沿�,F代重化工業布局加快形成,北部灣經...

        時間:08-15
      • 查車輛違章信息需輸發動機號 為保護車主隱私

          西安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網站是駕駛員朋友查詢車輛違章信息的一種便捷途徑。為保護車主隱私,該網站最近改變了查詢方式�! 〔樵冘囕v違章信息要輸發動機號  張先生開私家車已經近兩年了,他習慣過一段時間就上...

        時間:08-15
      • 北京加強瀕危物種保護 3萬尾細鱗魚苗種入水

          記者從北京市水生野生動物救治中心獲悉,為加強水生動物資源養護,進一步恢復北京市自然水域生物資源物種,該中心近日在京郊延慶縣玉渡山水系放流了3萬尾細鱗魚苗種,開展種魚培育工作�! 〖汍[魚是國家二級保...

        時間:08-14
      • 民間環保組織在長江源頭保護“飛得最高的鳥”

          坐落于長江源頭沱沱河畔、依靠民間力量建成的長江源水生態環境保護站于8月中旬正式投入使用,并開展守護斑頭雁項目�! 】茖W研究發現,斑頭雁最高飛行高度為9000米,能直接飛越喜馬拉雅山,是世界上飛得最...

        時間:08-14
      • 近30年消失4萬多不可移動文物

        據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道,近30年來全國消失的4萬多處不可移動文物中,有一半以上毀于各類建設活動。...

        時間:08-13
      • 桂林雞血玉躥紅文物市場

          今年,&ldquo;桂林雞血紅碧玉&rdquo;以一個全新的名稱登場。經國家審批,這一石種被定名為&ldquo;桂林雞血玉&rdquo;�! ∷^&ldquo;桂林雞血玉&rdquo;,又叫桂林雞血石,桂林紅碧玉,龍勝雞血石,原名龍勝紅碧...

        時間:08-10
      • 搶救不可移動文物永不言晚

          作家王小波曾說,中國有五千年的文明史,有一半寫在故紙上,還有一半埋在地下,只是缺少了一部立在地上的歷史,可供后人其中漫步。一座城市的歷史不可能是別的,只能是它的建筑�! ∥羧罩�&ldquo;太太的客廳...

        時間:08-10
      免責聲明:本網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本網站轉載圖片、文字之類版權申明,本網站無法鑒別所上傳圖片或文字的知識版權,如果侵犯,請及時通知我們,本網站將在第一時間及時刪除。
      亚洲中文无码不卡视频_青青青青久久国产免_国产精品视频久久第一页_亚洲无码在线免费观看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