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石行業的資金渠道也很窄,買賣玉石都用真金白銀,叫價千萬元就真得掏千萬現金,不可能利用什么金融杠桿。且行業資金回籠慢,比如一個貴重的擺件資金周期起碼在3-6個月。但在這個周期里,無論購買玉石原料、制作玉器,還是銷售玉器等環節都需要充裕的資金作為支撐,一個環節卡殼,其影響力立馬顯現。”王建生說。
記者了解到,玉石行業現金周轉量大的特殊性,使其在今年不景氣時有個別老玉商因資金鏈斷裂而被四處追債。
據悉,去年玉石銷售高峰期,一些玉商預付30%-50%的定金從原料商處大量預支原料,把部分玉石抵押給銀行和典當行,部分玉石送往內地知名玉雕大師處雕刻,幾個月后再把雕刻好的玉石銷售后付給原料商,并贖回抵押品。“這一方面和一些玉商貿進有關。但另一方面也說明,從去年年底開始和田玉市場的低迷加快了這些問題凸顯的速度。”有業內人士表示。
和田玉銷量大幅銳減直接影響到其價格。據新疆和田玉原料市場交易信息聯盟最新統計顯示,目前中端玉石原料價格同比下浮30%,低端玉石價格同比下浮50%,但頂級高端籽料價格仍維持在2-3萬元/克。
小玉器店感受價格的嗅覺最靈敏。在華凌一間20多平方米的小作坊里,從事玉器加工已有10個年頭的張華清指著一堆青海料說,市場行情好的時候,白玉每公斤進價在上萬元,泛青玉也要兩三千元;現在泛青玉跌至1000元,甚至幾百元就能買到。
然而經常在首府各大玉器城轉悠的玉石藏家王忠發現,如今在明亮的白熾燈下,各家玉店柜臺里羊脂籽料的精品玉器稀少。“好的都被鎖進保險柜了。”王興福直言,無論和田玉現在是有價無市還是面臨崩盤,當前玉商和藏家對高端籽料均惜玉若寶。
“高端籽料雖然沒了去年狂漲的態勢,但堅挺依然,想撿漏幾乎不可能。”新疆南門和田玉交易中心玉商彭冰說,自己近日想從一位原料供應商手中購買一塊重達98克的紅皮籽料,價格拉鋸了近半個月,對方120萬元的開價仍無松動跡象,這個價格相當于去年同期價格。
“主要是現在市面上流通的和田玉籽料越來越少。”幾乎所有玉商都看好高端籽料的后市,自從玉龍喀什河2007年被限制開采以來,籽料價格瘋漲,市場上充斥著子玉將絕跡的消息,今年和田政府更是下達全面禁采通知。
“這兩年大量籽料都囤積在國內一些巨商或投資商手中。”中國和田玉網總經理田力說,中國一半的籽料可能都藏在各個保險柜里,等待升值。
王建生認為這一說法并不過分,正因為此,一些玉商找到好料并不急于出手,而是囤積起來待價而沽。
記者走訪發現,收藏界普遍的觀點是,高端和田玉價格回落的可能性不大。“因為和田玉具有不可再生性,挖一塊少一塊。”但市場膨脹的結果已顯現——和田玉兩極分化的情況越來越明顯,一些玉店為了維持經營,開始頻頻降價打折銷售中低檔玉器產品,同樣質地的一塊雕件,去年能爽快地賣到5000元,如今降到3000元未必有人問津。
和田玉行業:
未來“貧富差距”將越來越大
馬國欽:中國珠寶首飾行業協會常務理事
新疆和田玉原料市場交易信息聯盟發起人之一
和田玉緣何再掀波瀾? 新疆和田玉行業市場未來趨勢如何?低迷形勢下,普通收藏者該如何收藏?近日,記者就此采訪了行業內相關專家。
記者:在許多人還難忘去年和田玉行情翻倍漲的火熱場景時,緣何今年和田玉行業戛然止步并顯現如此冷清的疲態?
馬國欽:此番和田玉市場低迷冷清現象,有多種原因造成,但最主要還是受經濟環境因素影響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