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bject id="bz0x0"></object>
      <acronym id="bz0x0"></acronym>
      <p id="bz0x0"></p>
    1. <td id="bz0x0"><ruby id="bz0x0"></ruby></td>
      <pre id="bz0x0"></pre>

      首頁 > 商山收藏 > 品茗聊天

      非物質文化遺產如何保護和發展

      非物質文化遺產如何保護和發展

        后繼乏人、市場萎縮……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和發展是世界性難題。“福建木偶戲后繼人才培養計劃”在12月4日于法國巴黎舉行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相關會議上,成功入選“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優秀實踐名冊”,實現了中國在這一領域零的突破。

        有關專家認為,福建木偶戲后繼人才培養計劃得到聯合國的高度肯定,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和發展具有“樣本”意義,其經驗對其他傳統藝術具有啟示作用。

        福建木偶戲陷入困境

        “人才流失嚴重,不少演員下海、停薪留職,只剩下六七個演員。”福建晉江市掌中木偶劇團團長洪世鍵回憶起當年的光景仍不勝唏噓,“加上經費緊張,設備陳舊,劇團快要倒閉了,眼看木偶技藝就要失傳了。”

        福建木偶戲是中國木偶表演藝術的杰出代表,主要分為提線木偶和掌中木偶兩種。自公元10世紀開始就在閩南地區廣泛傳播,積累了眾多傳統劇目、音樂唱腔,形成豐富精湛的表演技法和體系,以及精美絕倫的造型藝術。

        但隨著文化傳播方式的多樣化,加之其表演技法復雜、練習時間長,年輕人學習和傳承的意愿日漸下降,木偶戲后繼乏人。“看木偶戲的人少了,學木偶戲的人也少了,木偶劇團的生存空間也越來越小。”漳州木偶劇團團長岳建輝回憶說,“整個木偶劇團隊伍青黃不接”。

        福建木偶戲碰到的問題是非遺保護面臨的普遍問題。福建省文化廳副廳長陳吉說,不少非物質文化遺產缺乏“生氣”,甚至瀕臨滅絕,加強保護和傳承人的培養是當務之急。他認為,非物質文化遺產首先要搶救、保護,同時又不能僅放在博物館里。“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認識,要放在歷史的坐標上看,他們是祖輩的遺產,我們要在傳承的基礎上加以發展。”

        培養挖掘從業者和欣賞者

        2006年,福建省文化廳牽頭制定了2008年至2020年“福建木偶戲傳承人培養計劃”,從培養挖掘從業者、潛在從業者和欣賞者等三方面提高福建木偶戲的內在存續能力,改善其生存環境。

        據福建省文化廳社文非遺處副處長林麗永介紹,這一計劃主要包括:采用學校教育、師傅帶徒、劇團培訓等方式,培養木偶戲傳承人;推進木偶戲進校園、進社區,普及木偶戲知識;編寫木偶戲教材、普及讀物,制作音像制品等。

        同時,福建省還建立完善福建木偶戲演出場所、傳習所、展示館;開展區域間、國際間的合作;建立研究中心和信息資料中心,加強木偶戲表演藝術、造型藝術研究等。

        泉州木偶劇團團長王景賢說,劇團通過與上海戲劇學院等藝術院校聯合培養,招收了20多個學生;與廈門大學、華僑大學等高校設立木偶戲學習基地;到50多個國家和地區演出交流,還接受一些國家和地區的學生學習,向世界傳播木偶藝術。

        “原來劇團都沒有人愿意來,現在很多人搶著來。演職人員已經有40多人,明后年還要再招一批。”岳建輝說,劇團對外交流也十分頻繁,“今年去臺灣演出就有4趟”。

        福建木偶戲人才培養的“樣本”意義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分“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急需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和“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優秀實踐名冊”3個保護序列。“福建木偶戲后繼人才培養計劃”入選“優秀實踐名冊”。

        據介紹,聯合國將把福建木偶戲后繼人才培養計劃在全球推廣,并組織其他國家的藝術家、興趣愛好者來中國學習交流,讓世界遺產實現世界人民共享。

      • 相關閱讀
      • 商洛首部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專著出版

          本網訊 (王霄飛)近日,由商洛學院紀委書記、教授王思懷主編,陜西出版集團、三秦出版社出版的《商洛市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一書與廣大讀者見面。該書是商洛市首部非物質文化遺產學術研究著作,填補了我市在此領域...

        時間:10-29
      • 非物質文化遺產黃楊木雕展滬上舉行

          在中國第七個文化遺產日到來之際,由徐匯區文化館、徐匯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辦公室主辦的&ldquo;走進非物質文化遺產&mdash;&mdash;黃楊木雕展&rdquo;即日起在羅香路237號徐匯區文化館舉辦。展覽為期四個月�! �...

        時間:06-12
      • 我市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初定140多個

          本網訊 (孔蘭)5月28日,商州&ldquo;孝義柿餅制作技藝&rdquo;等140多項目初步入選第二批商洛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名單�! ≡诋斎照匍_的評審會上,7位非遺專家對市直及七縣區報送的近200個項目進行了嚴格認真的...

        時間:06-01
      • 云南迪慶藏區非物質文化遺產得到良好保護和傳承

          云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德欽縣升平鎮的藏族手工藝人洛桑扎西在制作銅制工藝品(3月9日攝)。藏族傳統金屬鑄造工藝如今已被列入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蠎c藏族自治州是云南省唯一的藏族自治州,位于云南...

        時間:03-27
      • 商州啟動第二次非物質文化遺產普查

          本網訊 (張希鋒)商州區日前舉行第二次非物質文化遺產普查工作啟動儀式,拉開搶救和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工作序幕�! 榱思皶r搶救、保護本地區寶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構建具有商州特色的地域文化,商州區按照&ld...

        時間:11-21
      • 湘河草鞋編織成為省非物質文化遺產

          本網訊 (李治軍 崔鵬)近日,商南縣湘河鎮草鞋編織被陜西省文化廳批準為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對保護傳承這項民間工藝具有重要意義�! ‰S著物質生活水平的提升,草鞋編織和穿草鞋早已淡出了人們的視野。商南縣湘...

        時間:08-18
      • 商州皮影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近日,商州區申報的商州皮影戲、商州東龍山狗娃咪被列入陜西省第三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成為商州區首批省級非遺保護項目。...

        時間:08-03
      • 丹鳳葡萄酒釀造技藝入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本網訊 (屈會峰) 具有百年歷史的丹鳳縣葡萄酒釀造技藝被列入陜西省第三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這是該縣繼&ldquo;高抬芯子&rdquo;列入省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后,又一個被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傳統技藝項...

        時間:07-28
      • 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公布

          在中國第六個文化遺產日到來之際,國務院公布了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共191項,及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擴展項目名錄共164項�! 〉谌鷩壹壏俏镔|文化遺產名錄包括民間文學、傳統音樂、傳...

        時間:06-10
      • 陜西周民俗展演與非物質文化遺產受關注

        9月6日——10日,2010年上海世博會迎來陜西活動周,為期5天的陜西活動周以“人文陜西、山水秦嶺”為主題,著重展現陜西輝煌燦爛的歷史文化、濃郁淳樸的民俗文化和絢麗多彩的現代文化,并開展一系列文化展演展示和經貿交流會推介活動。...

        時間:09-08
      免責聲明:本網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本網站轉載圖片、文字之類版權申明,本網站無法鑒別所上傳圖片或文字的知識版權,如果侵犯,請及時通知我們,本網站將在第一時間及時刪除。
      亚洲中文无码不卡视频_青青青青久久国产免_国产精品视频久久第一页_亚洲无码在线免费观看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