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典奧運會后一周年,人們回訪奧運遺址,那些一年前人聲鼎沸的體育館,落滿了塵土,淋浴間里到處彌漫著奇怪的味道,喧囂和輝煌過后,它們被遺忘在角落,塵封在歷史的長河中。這是大部分奧運場館在后奧運時代命運的縮影。
一直以來,大型運動會體育場館的利用都是世界性的難題。倫敦奧運會的顧問之一仲量聯行在《可持續的奧林匹克步伐》中指出,“舉辦奧運會所花費的數百萬計美元的成本很難僅通過奧運會本身回收,場館和城市在會后的使用情況最終決定著舉辦奧運會是否劃算。”如今,倫敦奧運圣火已經熄滅,這個手握有限預算,承擔全球期待,宣布要打造一次前所未有“可持續”的奧運,將讓比賽場館駛入怎樣的命運軌道?
在“城市發展”新聞發布會上,倫敦政府自信地表示,“在纜車上你可以看到金融城、維多利亞碼頭、泰晤士河大水閘和奧林匹克公園這些倫敦的漂亮風景。我們敢于把承接最多比賽的奧運場館群落設置在市中心或者距離市中心很近的地方,是因為我們有一個完整的場館賽后發展計劃。”
倫敦奧運場館建造顧問、“倫敦碗”設計公司Populous設計師菲利普·詹森用一個很形象的比喻描述,“它們就像你剛帶到這個世界上的嬰兒,你必須幫助他成長到進入大學,或者找到一個工作。”
留一塊10年之內
都算好的場地
倫敦奧運會的開幕式上,人們在“綠色與喜悅”的主題中看到了草地、田野、耕作的農民和動物,這是導演丹尼爾·博伊爾對清新英格蘭鄉村情調的呈現,也是對倫敦奧運會綠色環保理念的詮釋。“舉行一屆最環保的奧運會”,這是倫敦對全世界許下的承諾,也是7年前倫敦脫穎而出的原因。
倫敦奧運會開幕前,倫敦奧組委公布了第二份環境報告,在這份名為《賽前可持續評估報告》中,倫敦奧組委主席塞巴斯蒂安·科說道,“倫敦2012年奧運會將向世人展示前所未有的可持續規模。在奧林匹克公園和奧運會籌辦的過程中,對可持續性的不懈追求,已經融入了我們每一個大膽的、充滿挑戰的決定。這是第一個被BS8901標準(大規模事件可持續管理體系標準)認可的奧運會和殘奧會,我們為此感到自豪。”在去年發布的第一份環境報告中,塞巴斯蒂安·科已經說過,“在此前舉行的各屆奧運會上,沒有一屆主辦城市清理了200萬噸被污染的工業地方,也沒有人計算過一屆夏季奧運會的碳排放量,也沒有人在建造8萬人體育場時,對環境造成的影響這么小。”
倫敦奧運會場設在倫敦東部,作為一座具有悠久歷史的古城,每一代國王和他的御用建筑師都曾在這里留下過自己的印記。只是,不論是克里斯托弗·雷恩爵士,還是約翰·納什,甚至是后來的追隨者尼古拉·霍克斯莫爾、詹姆斯·吉布,他們的目光永遠只停留在倫敦西區。倫敦東區得不到青睞,原因不難理解,這個區域的土地百年來遭受了嚴重的工業污染。調查顯示,工業污染物包括石油、汽油、焦油、氰化物、砷、鉛和一些非常低含量的放射性物質,并且已有大量有毒工業溶劑滲入地下水,一些重金屬甚至滲入地下40米的地下水和基巖中。
奧林匹克花園的選址就在倫敦東部斯特拉特福德的垃圾場和廢棄工地上,面積2.5平方公里。正如倫敦市前副市長羅思義所說,之所以選址這里,為的是促進東部經濟發展,改善當地環境。在倫敦政府發布的一項可持續開發計劃中,80%被污染的土壤要求被重新使用,大部分污染的土地被改造成奧運場館,公共用地和住宅的基地。自2006年10月以來,倫敦政府對這塊土地的污染情況進行了接近3000次的現場調查,制訂了詳細的生態恢復計劃。這塊土地上超過220棟建筑被拆除,其中按重量計算98%的材料被回收利用。少量包含低含量放射性物質的泥土已經被安全填埋,經過清洗的土地已經完全恢復“干凈安全”的標準,即使被小孩不小心吞下都不會有問題。“奧運支出主要用于體育場施工和交通建設,其中最大的一筆單一支出是土地的清污,清潔土地和建設體育場用了7年時間,而建設體育場比清潔土地的時間要短得多。”羅思義說。正如英國環境保護署奧林匹克交付項目經理羅斯瑪麗·雷蒙德所說,倫敦奧運會開放項目將為倫敦東部的部分地區賦予新的生命,這里將向倫敦提供一塊10年之內都算得上是比較好的場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