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碩果滿枝頭
從2003年開始推行科技特派員工作制度至今,全區累計選派的163名科技特派員按照“東藥、南菌、西牧、北煙、城郊菜”的農業產業整體發展思路,積極推進區域化布局,規�;_發,標準化生產,產業化經營。7年來累計舉辦各類技術培訓班560多期,發放培訓材料35000多份,實用技術光盤3000多張,培訓群眾23萬多人次,上門入戶指導21000多戶,指導成立產業協會30個,參與建立專業合作社10個。先后推廣中藥材、核桃、烤煙、蠶桑等實用技術72項,引進秋紫豆、洋芋、蔬菜、核桃、畜禽新品種63個,建立科技示范基地12處,建立以中藥材、良種核桃、大棚蔬菜、食用菌、畜牧養殖等為主的科技示范村12個,發展科技示范戶1200余戶,累計示范面積8.6萬畝,科技特派員創業項目直接參與農戶25000戶,農民就業人數達10萬人,農民人均純收入4500元,戶均收入2萬元。
通過開展科技特派員農村科技創業行動,有效促進了農村產業結構的調整并形成主導產業鏈,加速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加快了全區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步伐。以組建產業協會和建立利益共同體為手段,以科技項目為支撐,狠抓示范點建設,不斷提高主導產業科技含量,推動優勢特色產業開發。經過多年的連續努力,全區已初步形成以中藥材種植、畜禽養殖、核桃、板栗等為主的主導產業。各類專業協會和各類經濟組織達到58個,會員2300余人,擁有固定資產1230萬元。農產品加工企業已達到30余家,產品涉及20多個品種,50多個規格。建成天泰生態養豬科技示范園、馮湘蟲子雞養殖基地、孝義黃芩規范化種植科技示范基地、腰市烤煙種植科技示范園等多個產業示范基地。目前,全區以黃芩、桔梗、丹參為主的中藥材種植面積已達到10.15萬畝,產值2.5億元,龍頭企業4個;飼養生豬33.78萬頭,其中百頭以上大戶2043戶,產值2.7億元。雞存欄73.31萬只,產值6400萬元。已建成年產值千萬元以上集約化養殖企業2個,年產值500萬元以上集約化養殖基地5個。全區核桃種植面積已達33.28萬畝,600萬株,核桃產量5800噸,產值1億多元。全區整體通過了無公害農產品基地環評,無公害經濟作物種植面積30萬畝。
圍繞科技特派工作,還先后編制了《商洛黃芩規范化種植操作規程》,編輯出版發行了《中藥材規范化種植手冊》。由特派員主持的秋紫豆種植推廣項目獲得市科技進步三等獎,蠶桑養殖木制方格簇研制推廣項目已通過市科技成果評審。特派員王樹娃、劉占良被評為全省優秀科技特派員,特派員郭宏良、耿建強被評為商州首屆勞動模范,特派員郭宏良、閆紅秦被評為全區十佳科技工作者。
雷超鋒 張希鋒 劉金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