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徐世旺) 近日,山陽縣決定拿出500萬元新農合基金,對2010年度單次住院自付合規費用4000元以上的1926名患者給予二次補償,補償金額按單次住院自付費用的20%執行,最高封頂線2萬元/人。這是全面推進公共服務向農村延伸、社會保障向群眾覆蓋,強力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的一個實例。
該縣在持續加大民生工程建設投次的基礎上,認真落實中省市一系列政策措施,搶抓項目,將財政增收部分主要用于農村水、電、路、訊、教育醫療、文化等公共基礎服務設施建民生領域,努力做到公共服務水平與經濟發展相適應,與群眾不斷增長的需求相適應。今年安排基礎建設類民生項目180個,年度投資33531萬元,全力做好城區供水管網二期工程改造,解決農村3萬人飲水安全問題和2867戶城鎮居民住房困難問題。啟動實施長板路、漫照路四級改建工程,新修和改造橋梁10座523延米,完成縣中心敬老院建設任務,新建3個區域敬老院,改擴建2個鎮敬老院和3個城市社區和17個農村社區服務中心建設。啟動移動通信生產大樓建設,新建移動和3G基站22個,改造戶塬和高壩35千伏變電站2座、10千伏線路258.3公里、低壓線路87.1公里。解決農村2640戶群眾住房不安全問題。抓好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和農村廣播室建設,廣播電視覆蓋率分別達到96.4%和99%。針對南寬坪鎮的裙子溝、萬佛山,西泉鄉的茶壺嶺以及漫川鎮猛柱山村4個為修通公路難度大,資金缺口難以解決的實際,由縣財政先期轉借300萬元作為建設啟動資金,目前孟柱山、茶壺嶺、萬佛山3個村的通村公路已竣工。結合災后重建工程,切實加快高壩涼水井等14處災民集中安置點建設步伐,抓好水、電、路、訊等基礎設施建設,啟動滑坡體涉險群眾移民搬遷安置工作,加快水毀公路、耕地、河堤修復進度,全面開展電力通訊設施升級改造,提高抗災能力。
大力實施農村基礎設施、教育衛生、文化娛樂、電視通訊、社會保障等公共服務設施建設,全面實施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和全縣小學生“營養早餐”工程,不斷擴大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惠民政策覆蓋面,實現小病不出鎮、大病不出縣、預防在基層、公共服務城鎮一體化,為群眾營造一個化共服務設施齊全、致富途徑廣闊、社會和諧穩定的優良環境�?h上結合扶貧重點建設和一村一品開發,鞏固提高54個新農村示范村建設,新啟動10個新農村示范村建設。實施“一體兩翼”扶貧戰略,發展無公害農產品基地36萬畝,實施核桃良種建園、茶葉建園6萬畝,發展中藥材基地4萬畝、無公害蔬菜4000畝,養殖小區5個,養殖專業村10個,治理水土流失150平方公里,新修改造基本口糧田1.5萬畝,完成土地開發整理1.65萬畝,解決不安全飲水人口4.1萬人,搬遷安置4347戶1.71萬人,新啟動5個貧困村產業發展互助資金試點工作,爭取上級扶貧貼息貸款3000萬元,有效改善了群眾生活居住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