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制菜”
是以農、畜、禽、水產品為原料,通過預加工與輔料添加而成的成品或半成品。根據食用方式和深加工程度,由低到高可將預制菜分為即配、即烹、即熱。
8月15日,在成都舉行的中國成渝預制菜產業大會上,中國日冷食品集團董事長井戶豐茂是最受關注的嘉賓之一。井戶豐茂走出會場,不少餐飲和食品行業人士圍上來,和他交換聯系方式。他很有耐心,努力用帶有日本口音的普通話和同行交流。
他對這場會議顯示出非同尋常的興趣:盡管他的演講環節在幾個小時前已經結束,但他在會場一直耐心聽到全天議程接近尾聲。
“我們來參加這個會議是為了尋找更多的合作伙伴�!本畱糌S茂告訴記者,目前日冷食品集團對于開發川菜風味的產品很感興趣。在集團位于上海的產品研發中心,大部分員工來自沿海地區,對川菜的了解有限,他希望能有機會在川渝當地找到合作伙伴,一起開發出味道正宗、有地域特色的預制菜產品。
日冷食品是日本預制菜巨頭,2021財年冷凍食品銷售額達2202億日元(約合112億元人民幣),居日本第一。2020年9月,日冷食品在上海設立了第一個海外企劃中心。
為何這家日本龍頭企業會把目光瞄準四川?中國預制菜市場究竟還有多大的成長空間?
前景可期的中國預制菜市場
“預制菜”是以農、畜、禽、水產品為原料,通過預加工與輔料添加而成的成品或半成品。根據食用方式和深加工程度,由低到高可將預制菜分為即配、即烹、即熱。
根據德勤中國與穆棉資本和內向基金聯合發布的《乘風而來,群雄逐鹿|德勤2022年預制菜市場展望》,2021年中國預制菜市場規模約為5500億元,未來5年年復合增長率有望達到13%,到2026年達到1萬億元。
“未來的中國市場有可能出現大規模增長,我們非�?春��!本畱糌S茂說。
行業人士表示,餐飲行業降低成本和控制品質的訴求,以及中國人生活方式的變化,將支撐預制菜市場進一步增長。
目前,餐飲企業、團餐等B端需求占了中國預制菜市場的大頭。在中國成渝預制菜產業大會上,新雅軒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長杜延濤指出,使用預制菜可以幫助餐廳大幅減少人力成本,提升凈利潤率7個百分點。同時,選擇預制菜也有助于減少原材料大幅波動帶來的風險。
“肉價今年出現大幅上漲,各種蔬菜年后也經歷了一輪上漲,小米椒能漲到60多塊錢一斤。在餐飲行業的供應端原料價格已經到達高位�!倍叛訚f。
而疫情的沖擊,加速了更多餐飲企業走向連鎖化,這也激發了預制菜的市場需求。德勤報告顯示,中國餐廳連鎖化率從2019年的13%增加至2021年的18%。
四川發展預制菜有何優勢?
井戶豐茂表示,四川作為農業大省,有很多種類的原材料和調味料,加之消費者對川菜的認可度很高,這些都是四川發展預制菜行業的有利因素�!八拇ㄆ髽I對于川菜的經驗,比如對辣椒和各種調味料的使用,可以和我們的技術、生產管理結合,創造出更好的產品�!�
成都大學教授、川味預制菜研究院院長王衛認為,四川具備發展預制菜的產業基礎�!八拇ǖ钠髽I規模較小,但數量和產量很大。四川的麻辣牛肉干、五香牛肉干占全國30%以上市場份額,四川調味品占全國市場份額一半以上�!逼渲�,四川在復合調料方面獨具優勢,已吸引了一些外地食品加工企業在川投資。
四川省是我國以生豬為主導的肉類生產和消費大省。王衛表示,盡管在肉制品精深加工領域,四川與沿海發達省份仍有差距,但四川在川菜餐飲業及其工業化菜肴、傳統休閑食品和腌臘肉制品等領域具有特別的優勢。四川企業早在2012年就推出了麻婆豆腐、紅燒肉等預制菜肴,2015年工業化的各類川菜菜肴開始熱銷,近年更是出現了以小酥肉為代表的預制菜品爆款。僅僅是美好公司的一款小酥肉,年銷售額就突破20億元。
成都市經信局數據顯示,2021年底,成都規模以上預制菜加工企業71戶,已開發預制菜品種500余個,產業規模達110億元,基本構建起以中國川菜產業城為主承載地、天府現代種業園等7個園區為協同發展地的多層次跨區域產業發展格局。
但業內人士也指出,預制菜行業剛剛起步,不能盲目樂觀,行業仍面臨著市場認知、生產工藝、成本控制等方面的挑戰。
中國農業科學研究院農產品加工研究所張春暉研究員曾指出,預制菜肴發展一是市場拉動,二是技術驅動。我國的預制菜在調理肉制品、工業化菜肴基礎上進一步發展,面臨的最大技術問題是工業轉換。
“怎么把大家喜歡的經典菜肴實現工業化生產,還能夠高度還原菜肴正宗的辣度和咸味,這是我們技術方面需要考慮的一個問題�!本畱糌S茂說。
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 王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