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bject id="bz0x0"></object>
      <acronym id="bz0x0"></acronym>
      <p id="bz0x0"></p>
    1. <td id="bz0x0"><ruby id="bz0x0"></ruby></td>
      <pre id="bz0x0"></pre>

      首頁 > 讀書 > 美文趣文

      批評家對作家意味著什么?

      批評家對作家意味著什么?

        在不算長的寫作生涯里,有過四五次開作品討論會的經歷。印象最深的兩次,組織方都有學院背景。其好處是可以剔除一些與作品無關的聲音,讓研討會開得純粹、專業、清醒,他們是把作品當做真正的批評對象,而不是頌揚的對象。畢竟,對一個有點自知的寫作者來說,需要的是真實的聲音,并借此重新審視自己。

        這兩次研討會,一次是2000年冬天,由上海師范大學梅子涵教授組織舉辦的《紙人》研討會;另一次,便是2009年冬天由浙江師范大學方衛平教授主持的《1937·少年夏之秋》(以下簡稱《1937》)作品研討會。有意味的是,這兩部作品是我個人創作的標志性作品。前者可說是我有意識地介入成長小說的發端,《紙人》之后,又連續寫了多部探悉青少年心靈成長的小說,多以少女為主人公;而后者,是我第一部以少年為主人公的長篇小說,且將小說背景回溯至70年前,是完全脫離開自身經驗的寫作。這兩部作品我都很看重,如果說前者尚有些實驗性質,那么后者的實質是對傳統的回歸,我只想“說故事”,把一個我全然陌生的故事說好。對《1937》研討會,我心存期待。之前,便已做好了把作品放上解剖臺被批得體無完膚的準備。況且,我清醒地知道,相比我同期的另一部小說《千萬個明天》,《1937》有更多“軟肋”可擊。

        在我看來,寫作者和批評者之間,原本是隔河相望的群體。一個作者寫出了一個文本,是一種單純的勞動。在寫作沖動的驅使下,他尋找到他認為合適的方式,講述了一個打動他自己的故事,并且期許能打動潛在的讀者。那么,這個寫作者的勞動就結束了。他很少會思考其中蘊含的意義,抑或放在大文學背景下所處的位置,更不會意識到自己某些語言習慣會給讀者帶來怎樣的感受,等等。

        《1937》研討會,讓我體驗了什么叫做真正的批評。首先,這樣的批評出于“真誠”,批評者是本著認真細致的精神,解讀文本,具體而微,條分縷析。他們掃蕩了文本的每個角落,檢視一個個甚至被我這個作者忽視和遺忘的細節,找出“破綻”,然后,把這個文本,放到中外文學史的背景之下,比較、分析,闡釋意義。他們還提出另一種方向,另一些情節的設想,參與到作品的再創作,甚至還為此展開了爭論。他們摒棄了一些不痛不癢的贊揚,直擊文本的軟肋。作為作者,雖然并不是所有的意見都能認同,但無疑,這些真實的聲音對我來說是難得的,也是珍貴的。

        讓我印象深刻的,比如彭懿先生對小說中個別情節設置破綻的質疑;周曉波教授對小說歷史感把握的期待,以及對個別史實錯誤的修正;蔣風教授所給予的“描寫真實”的肯定(他和小說主人公夏之秋是同齡人),以及對小說中人物命運走向的期許;等等。傾聽這些聲音,我心懷感激與感動。會后,我吸納了部分意見,重新修訂了《1937》。但對我來說,這次研討會的意義,并不僅止于完善《1937》這個文本,由《1937》而衍生出來的批評,可能已經超過了文本本身。這讓我思考這部作品以外的一些問題,諸如個人成長與歷史背景的關系,日常生活與戲劇性沖突的關系,如何尋找美的感動和細節的震撼,等等。

        有的寫作者完全排斥批評,有的寫作者容易被批評所左右。我采取的是中立態度——絕不排斥,有選擇地吸收。我相信,一千個讀者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每個寫作者也有相對獨立的個性與風格——哪怕他的風格有著明顯的缺陷。忠言固然逆耳,但我喜歡傾聽“忠言”,并且與批評者相碰撞。他們讓我接近真正的文學的內核,那是我向往的空氣。(殷健靈)(新華網)

      • 相關閱讀
      • 諾獎作家帕慕克的純真博物館建成開放

          據《東方早報(微博)》報道,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土耳其作家帕慕克的純真博物館4月28日對外開放�! �2008年,土耳其作家奧爾罕&middot;帕慕克的《純真博物館》出版。當時,這位2006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就對外宣稱,...

        時間:05-03
      • 丹鳳縣王闊為著名作家賈平凹畫像

          本網訊 (劉明博)近日,著名作家賈平凹回到商鎮中學與闊別四十多年的同學相聚座談,感恩母校,共敘同窗友情�;顒又�,丹鳳老年大學王闊精心創作《平凹像》一幅,在場人爭相傳看,成為一大亮點。特別是《秦腔...

        時間:04-17
      • 作家王小波去世15年:戲謔美學 一代絕唱

          這可能比遺忘更讓人無奈:每年的四月,王小波的愛好者們,都會在內心深處聚集在一起,悼念這位當代中國的天才作家,&ldquo;王小波,就像一個接頭暗號&rdquo;&mdash;&mdash;然而,十五年過去了,沉重、遲疑、緩慢...

        時間:04-12
      • 商洛丹鳳縣斥資兩億元打造平凹作家村 占地1500畝

          記者昨日獲悉,丹鳳縣將投資112億元、歷時5年聚力打造平凹作家村、商山商祖文化區和龍駒老街三大黃金旅游板塊。目前,該縣已邀請相關專家實地考察,商丹文化旅游產業園規劃已經出臺�! 榻B,規劃的商丹文化...

        時間:04-09
      • 作家維權為何狀告蘋果?“只能揀大個的來”

          在互聯網維權這條道上,作家們辛辛苦苦走了十多年,卻沒想到愈往前走,遇到的困難愈多�! �1999年,王蒙等6位作家狀告&ldquo;北京在線&rdquo;,最后勝訴,這是國內關于網絡版權最早的案件。2002年,陳興良起訴國...

        時間:04-01
      • 韓浩月:校園應是作家再成長的土壤

          每個周三的下午,北京市十一學校都會邀請一位名家走進校園,與學生面對面交流,迄今已有上百位名家來到學校,其中不乏著名作家,如莫言、鄭淵潔等。在重慶,曹文軒也走進小學校園,開辦講座。其他一些地方,也不...

        時間:03-29
      • 網絡人氣作家譚易小說拍電視劇 《龍鳳駒》丹鳳取景

          近日,陜西籍網絡作家譚易回到故鄉丹鳳縣,為電視劇《龍鳳駒》劇組在丹鳳縣實景拍攝鏡頭�! �2004年冬, 譚易在朋友的幫助下,收集了商州、丹鳳、商南三縣縣志,多次深入故鄉丹鳳縣商鎮、龍駒寨鎮考察大峪匪洞、...

        時間:03-28
      • 90后作家以“傷痕文學”挑戰80后作家

          近日,中國文聯出版社出版了90后代表作家楊澤京的小說《我們的青春 我們的傷痕》。作品開宗明義地提出了&ldquo;富二代文學宣言&rdquo;,并以90后的心靈的&ldquo;傷痕&rdquo;作為線索,表達了90后一代內心悲情的一...

        時間:03-26
      • 作家發起“閨密日” 蘇芩:閨密比老公更靠譜

        “對于女人而言,好閨密是‘婚姻解壓閥’�!�...

        時間:03-23
      • 《立傳》第三卷獨家首發作家張煒自述

          《立傳》3 李健健 主編 新華出版社 2012年3月  &ldquo;世界歷史是偉人們的傳記。&rdquo;復旦大學傳記文學博士后李健健主編的短篇傳記文學叢書《立傳》,倡導以文學手法真實記錄當代各領域的英雄偉人,以此溫暖...

        時間:03-16
      免責聲明:本網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本網站轉載圖片、文字之類版權申明,本網站無法鑒別所上傳圖片或文字的知識版權,如果侵犯,請及時通知我們,本網站將在第一時間及時刪除。
      亚洲中文无码不卡视频_青青青青久久国产免_国产精品视频久久第一页_亚洲无码在线免费观看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