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bject id="bz0x0"></object>
      <acronym id="bz0x0"></acronym>
      <p id="bz0x0"></p>
    1. <td id="bz0x0"><ruby id="bz0x0"></ruby></td>
      <pre id="bz0x0"></pre>

      首頁 > 讀書 > 書蟲侃書

      尋找歷史真相——評《大國霸業的興廢》

      尋找歷史真相——評《大國霸業的興廢》

        著名英國哲學家培根曾經說過:“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聰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倫理學使人有修養,邏輯修辭使人善辯”。在我們現實生活中,如果想成就一番事業,那就應該多讀歷史;對領導者來說,讀史有助于掌握管理的訣竅。還有人說:歷史是一個被人任意打扮的小姑娘。真實的歷史到底是怎樣的?這是每一個歷史學家孜孜不倦探求的問題。中國幾千年以來,曾經興盛輝煌過,也曾經衰敗沒落過�!对S倬云說歷史:大國霸業的興廢》這本書中,著名歷史學家許倬云以口述談話的方式,深入淺出地闡釋了獨特的歷史觀,對國家的成興敗亡作了學理上的探討。

        有效調配各地資源 決定大國的命數

        許倬云先生現為美國匹茲堡大學歷史學系榮休講座教授、中國臺灣“中央研究院”院士,他不僅以學貫中西的學識素養享譽海內外,近二十年來還致力于歷史知識的普及工作,力圖將歷史的現實意義呈現給大眾,陸續出版了《萬古江河》、《歷史大脈絡》、《我者與他者:中國歷史上的內外分際》、《中國古代文化的特質》等著作。本書中,許倬云重點對中國歷史上的王朝興衰原因作了一次梳理。他認為,導致一個大國王朝的崛起與崩潰,其原因非常復雜,但不外乎這樣的幾個原因:管理國家的制度、多民族文化的交融、經濟發展的力度、選拔人才的方式等等。

        在中國民間,評價一個王朝興廢時,人們喜歡用“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這句話進行概括。許倬云在本書中認為:能否有效地調配一個全國各地的資源,決定了這個大國的命數。中國歷史上每個朝代剛剛興盛之時,一般也都是在大亂之后。一個新的王朝出現,各個區域之間的人、財、物可以重新“洗牌”,形成互補的關系。在各個地區之間協調和重新分配資源,也正是一個新政權所面臨的首要任務。

        翻看中國漢朝歷史地圖可以得知,漢朝是東西方向的結合,物產和人力資源是靠疆域內橫向的幾條大路和縱向的分支路線,將整個王朝結合為一個整體。漢朝崩潰以后,北方少數民族的入侵導致中國歷史上長時期的南北分裂,當時分裂的中國,各地各自發展,經過數百年后,南北物產、人口分布出現了大變化。隋朝是一個短命的王朝,在漫長的歷史發展中只是短暫的瞬間,但是隋朝做了一件功在千秋的事情,那就是開挖了大運河,大運河就是為了重新整合南北資源分配而修建的。

        歷史上國家核心地區和邊陲的關系,也因為新的資源分配而各不相同。比如秦漢隋唐時期,王朝的核心地區是關中和中原地區,但自北宋開始,國家的核心地區開始逐漸移向東南,此后中國歷史的核心地區,基本上也是朝東南遷移的歷史。南宋的疆域只有北宋的一半,但是非常富裕,財力比北宋時期更雄厚。“暖風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做汴州”,就是指的這種現象。到了明代,中國南北的差異更為明顯。明朝分別把北京(北直隸)和南京(南直隸)作為皇家直管的領地。為什么大明王朝要在南北兩地分設直隸?目的是為了充分調配南北的資源。當一個王朝不能調度全國的資源分配,那么這個王朝距離毀滅已經不遠。明朝時,北京外圍駐扎大量的軍隊,隨時聽候皇帝的調配。南京地區物產富饒,是整個國家資源財富之所在,皇帝府為了整個王朝的運轉,需要這里的資源。明朝同樣是經過大運河,把南方的糧食運到北方。

        開放的公共權力 有利于大國發展

        中國歷史上,英雄豪杰的出現似乎有一個周期。當新的王朝剛剛建立起來時,似乎遍地都是人才,但是朝代將結束的時候,人才都“失蹤”了。許倬云在書中做出:這并不是說天地生才在不同的時段有不同的分布,而是人才能不能被有效吸納到國家的管理機構中,以維持一個有效的管理體系。中國幾千年的封建王朝,一直都是帝國制度,而且中央集權的趨勢一朝比一朝嚴重�?梢赃@么說,中國歷史上的每個王朝的統治集團都是一個密封的王朝。王朝在建立之初,英雄將相來自各地,成分多元而復雜,這些人才聚集在一起,又經過打天下的歷練,都是經驗豐富的人才,他們之間的合作可以形成一個強有力的管理團隊。但是一代、兩代、三代過了之后,功臣后代成了貪圖享樂、不會辦事的庸人。這些人雖然無能,但是都高高在上,最后成為攀附在政權上的有毒病菌。而皇室集團又是一個很小的團體,再加上封建王朝有皇權傳嫡子的慣例,這樣可以從中選擇的領導人才庫,就非常的狹小。

      • 相關閱讀
      • 一款紀念品

          臺北外雙溪錢穆故居給參觀者準備的紀念品中,有一款短袖文化衫,上面除了印有素書樓照片,還有錢穆先生手書的一句七言詩:勁草不為風偃去�! �&ldquo;勁草不隨風偃去,孤桐何意鳳飛來&rdquo; 這是宋代大儒范仲淹...

        時間:05-29
      免責聲明:本網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本網站轉載圖片、文字之類版權申明,本網站無法鑒別所上傳圖片或文字的知識版權,如果侵犯,請及時通知我們,本網站將在第一時間及時刪除。
      亚洲中文无码不卡视频_青青青青久久国产免_国产精品视频久久第一页_亚洲无码在线免费观看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