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決“三農”問題的視角近幾年聚焦在促進農民增收上。記者昨日獲悉,正在制定的2013——2020年農民收入倍增規劃中,增加農民家庭經營性收入是重中之重。國家統計局陜西調查總隊日前就陜西農民家庭經營性收入如何增收問題予以了探討分析,目前,家庭經營性收入依然是我省農民收入構成的主體部分,2012年陜西農民家庭經營性收入在全國和西部排名分別是第26位、第9位。
調查數據顯示,陜西農民人均純收入由2007年的2645元增長到2012年的5763元,年均增長16.9%。2012年家庭經營性收入在農民收入構成的四大項中位居第二,占純收入的比重達39.8%,比財產性收入和轉移性收入占比之和還高出26.9個百分點。從絕對額看,家庭經營性收入是財產性收入和轉移性收入之和的3倍。顯而易見,家庭經營性收入依然是農民收入構成的主體部分。據介紹,農民家庭經營性收入在純收入中的地位不斷下降,一、二產業發展較慢影響家庭經營性收入增長。
家庭經營性收入增速快于全國,但與全國平均水平差距逐年拉大。據介紹,陜西農民人均家庭經營性收入年均增速高于全國平均水平1.2個百分點,但絕對值一直低于全國平均水平,且差距呈逐年拉大趨勢。2012年陜西農民家庭經營性收入在全國和西部排名分別是第26位、第9位,比2011年分別提升了一位。并且,四大項收入中只有家庭經營性收入與純收入排位相近,其余三項收入均明顯高于家庭經營性收入排位,這說明家庭經營性收入直接影響陜西農民人均純收入在全國及西部的排位。
與收入相近的晉、寧、桂三省區相比,農民家庭經營性收入構成存在一定差異。2012年陜西農民家庭經營性收入為2295元,山西、寧夏、廣西分別比我省高39元、777元、940元。非農產業收入優勢明顯。一產收入陜西與山西、寧夏、廣西相差21元、780元、1027元;
占比僅高于山西0.4個百分點,與最高的廣西相差9個百分點。陜西農村非農經濟特別是第三產業發展迅速,農民從非農產業獲得收入快速增加,與三省區相比亦有明顯優勢。2012年陜西農民非農產業人均收入497元,高于廣西88元。同時,陜西農民非農產業收入占家庭經營性收入比重為21.7%,比山西略少0.3個百分點,明顯高于其余兩省區。(三秦都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