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仍有大部分兒童家具品牌展廳,幾乎回歸了最原始的家具展賣模式。筆者在北四環附近一家居賣場內看到,多喜愛和我愛我家的展廳內雖然也做了隔斷處理,但不同隔斷內的產品風格和樣式大同小異,桌椅床鋪也模式化地擺放在一起,消費者很難從中找到飾家啟發。而喜夢寶展廳內則將兩張床擺在一個隔斷內售賣,家具的顏色和樣式也幾乎一致。“逛起來索然無味。”剛踏入店內看了兩眼就轉身離去的消費者劉女士向筆者如此表示。
售后
——難顯局氣 服務缺失
想給孩子定制家具,商家均稱“沒辦法”;想讓導購給些購買建議,聽到的只是死板的產品簡介;想讓品牌按照自家兒童房和其產品特色給個設計方案,得到的答案是“沒有設計師”……業主們的消費需求正在發生翻天覆地的轉變,但眾兒童家具品牌的步伐卻沒有跟上,越落越遠。
“我們每年都出不少新產品,賣得好的舊產品也會繼續生產,消費者的選擇只會越來越多。”一位知名兒童家具品牌老總在接受采訪時,對自己產品的數量充滿信心。然而,他并未發覺,消費者要的是“質”,并非“量”。
“展廳里有上百件產品,我如何在幾天時間內找出與孩子喜好、室內風格和臥室格局最協調的家具?”多數消費者心中挑選兒童家具時的理想場景是:每個品牌都有個駐店設計師,只要把戶型圖遞上,再告知自己的需求,這個設計師就能用該品牌的特色產品規劃出美觀又實用的兒童房。如果自己滿意,可以直接下單訂購設計圖中的產品。然而,目前,市場上所有兒童家具品牌都無法提供這項服務。文并攝/王思菲
【觀點】
專業程度欠佳 兒童家具讓人憂心
經過多番走訪,《廣廈時代》發現,專業程度不夠,是目前兒童家具行業的最大隱憂。桌椅、床具、床墊,甚至是收納產品,如果想讓孩子從小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健康的體態,量體裁衣型的“專業”兒童家具身負重任。然而,如今想在市場中買到為孩子著想的專業兒童家具,著實不易。
實際上,國內兒童家具還沒有找到自己應該走的路,停留在同質化競爭和價格競爭上仍然是他們正在走的歪路。A家居總經理齊國慶稱,設計人才的缺乏和生產成本的把控,是阻礙國內兒童家具廠家做“專業”的兩把利刃。華日家具藍藍部落兒童家具總經理張科也直言,在如何滿足00后孩子和80后家長需求的路上,國內兒童家具廠家還得經受許多挫折,但必須自我升級。而做了多年進口兒童家具代理的斯堪維亞公司總經理周大勇則認為,先從國外產品那兒“偷師”,再根據國人需求逐步走向原創,也是條路。但將“偷師”變成習慣和未來不可取。此外,中國有關兒童家具專業性的相關標準,也應盡快出臺。(北京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