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便是人體代謝的廢物,也是人體健康的指示劑,透過它可以發現一些重大疾病的信號。老年人是泌尿系統腫瘤的高發人群,因此,經常觀察小便的顏色尤為重要。
鄭州大學一附院泌尿外科主任魏金星教授告訴記者,60歲以上的老年人尿血,原因有多種,但50%以上都是癌癥引起的。老年人是膀胱癌、腎癌、前列腺癌的高發人群,這幾種癌癥的早期共同癥狀就是尿血,但并不是天天尿血,經常是出現一次尿血或一天血尿后,小便顏色便轉為正常。尿血是因為腫瘤組織表面血管破裂,但腫瘤組織分裂得很快,具有修復血管的能力,所以,一次尿血或一天尿血后就不再尿血了。但大多數老年人不知道這個道理,當發現尿血時,以為是疲勞或炎癥引起的,于是就采取休息或服用消炎藥來應對,結果真的不再尿血了,便認為病自愈了或治好了,結果膀胱癌、前列腺癌、腎癌這些癌癥就被忽略了,以致發展到中晚期才被發現。還有些老年人,尿血了根本沒發現,后果更嚴重。
要強調的是,尿血和體檢時尿檢化驗單上的尿潛血不是一回事。尿潛血就是“潛在的出血”,說明尿液中有紅血球的存在,但這紅血球是肉眼看不到的,小便的顏色沒有改變。尿潛血的原因較多,如結石、膀胱炎等都可能出現尿潛血,甚至尿檢頭一天吃了大量菠菜等含鐵食物,小便也會出現潛血情況。
出現尿血時,尿液的顏色呈淡紅色或鮮紅色,甚至夾雜有血塊。這時,一定要到醫院做進一步的檢查,尤其是老年人,更要關注這個癥狀。魏金星教授說,檢查其實很簡單,做個尿檢、查個B超即可,幾十塊錢就能發現80%的腫瘤。“第一次發現尿血,如果是癌癥,這個時候往往是早期,很容易治愈,如果忽略尿血這個信號,往往一拖,病就到晚期了。”
城市里,基本上家家都用抽水馬桶,魏金星教授提醒老年人,每天小便時要注意觀察馬桶里尿液的顏色,如果懷疑,及時憋住尿,要用器物比如痰盂(不要有水)接一些尿液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