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北京理工大學與波蘭著名電網公司TAURON集團、華沙理工大學正式在京簽訂了中波e-Bus項目合作協議,這標志著由科技部和北京市科委支持的京產電動大客車技術首度走出國門,將在波蘭的弗羅茨瓦夫示范運營。
從1994年北理工研發出國內第一臺電動公交車,到2000年兩臺電動公交車開上北京街頭,再到北京奧運會、上海世博會、廣州亞運會以及“十城千輛”城市運營,京產電動大客車迄今已累計安全運行達數千萬公里。該車時速80公里,8分鐘完成,充一次電能跑130公里。
北京理工大學電動車輛與工程專家林程表示:“事實上,我國在純電動汽車方面真正的優勢就是商用車。”這項技術整整做了近20年,從電機、電車、整車控制到充電模式,穩扎穩打擁有了一套完整的系統。
據了解,幾年前,在一次與北理工的學術互訪中,波蘭華沙理工大學教授安東尼一眼相中了北理工原創的電動大客車技術,并積極向波蘭政府推薦,希望能引進整套體系,在波蘭開展純電動大客車示范運行。在他的引薦下,波蘭幾大電網公司的老總相繼慕名而來。“由于能將電網的儲能需求與電動公交車的運行需求完美結合,我們的機器人快速換電模式令這些‘洋老總’們非常感興趣。”林程說。
2013年2月,波蘭政府代表團與北理工正式簽訂合作協議。林程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首先要支持波蘭在弗羅茨瓦夫建一條示范線,其中包含6輛公交車和一個快速充換電站。”波蘭將從我國引進京產電動大客車整車、動力電池快換機器人系統、電池充/換電站和應急服務系統等,并在波蘭主要城市開展為期兩年的示范運營工作。此后,將實現波蘭電動大客車技術的本地化。
記者在發布會上還了解到,我國科研人員將以波蘭為出發點,以后逐步將京產電動大客車技術推廣至歐盟。“與個別國內企業的單車出口不同,我們出口的是一整套專利成果的授權和標準體系,只有如此才有生命力。”林程表示,這個項目一旦完成,將會成為國內對外綠色合作的一個成功案例。(中國質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