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蕪湖市公路運管處3名執法人員在執法過程中遭遇暴力阻撓,后來獲得“委屈獎”,這條新聞最近引發關注。對此,蕪湖市運管處有關負責人解釋說:“設置這個獎項的本意是讓在工作中遭受委屈和不公平待遇的員工能夠得到一些物質上的補償、精神上的慰藉,表達單位的慰問和人文關懷,同時也是對于工作人員執法精神的一種褒獎。”
據了解,市運管處近段時間發起專項整治行動,嚴查出租車違規行為和不文明陋習。但近半個月以來,運管部門連續遭遇了3次不同程度的暴力阻撓執法事件,3名運管人員分別遭到了違規出租車司機、乘客的謾罵和人身攻擊。
“3名運管人員在執法過程中始終秉承職業操守,做到文明執法,使3起事件得到妥善處理。”蕪湖市運管處秦超說。4月8日上午,蕪湖市運管處向當事的3名運管員表示慰問,并頒發了運管“委屈獎”和獎金。
據了解,3月28日,4月2日、3日三天,程誠、鎖小平、曹凱平3名執勤運管員在執法過程中不僅未得到出租車司機和乘客的理解,還受到了司機的謾罵和侮辱,甚至是毆打。但3名運管員在此過程中始終保持了理智和耐心,堅持打不還手、罵不還口的原則,使事情最終較好地解決。
“作為執法人員應該從嚴要求自己,這是隊伍建設的需要,同時也是執法規范的需要。作為乘客,應該配合執法。”秦超說。
碰撞
“受得起委屈”是基本要求
當今社會行政執法人員受委屈的現象很常見,“委屈獎”的設置是對執法人員的一種精神鼓勵。老百姓對一些管理措施不理解、不配合,這就要求政府部門和執法人員有正確的認識,受得起委屈。這也應是對國家工作人員的一個基本素質要求。行政執法人員只有做到容忍和受得起委屈,才能做到讓人民更加滿意。
安徽大學管理學院教授 丁先存
不能一獎了之“委曲求全”
設立“委屈獎”不能抱有“委曲求全”的心態,更不能一獎了之。既要讓“忍辱負重”者得到安撫,從而倡導一種文明健康的社會風尚;也要用法律手段為他們撐起“保護傘”,維護其人格尊嚴,讓尋釁滋事者依法受到懲戒、為違法行為付出代價,使正義得到伸張。
媒體工作者 沈宮石
不文明執法行為也要處罰
“委屈獎”解決不了根本問題,很多現象的改變要靠我們每個人的共同努力,以及政府要出臺完善的相關制度。“委屈獎”要發,不文明行為也要懲罰!只有揚善懲惡并舉方可維護社會和諧。
網友 “zxcv2012”
獎項應改為“文明執法獎”
“委屈獎”應該改為“文明執法獎”,正因為執法人員在對于惡性事件處理上的理智、忍讓、耐心勸導,才有了矛盾的妥善化解。但文明執法是執法人員的義務,大張旗鼓地宣傳沒有必要,在單位內部年終評選時,給予先進個人、優秀個人等榮譽,以此鼓勵是否更好?(中新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