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此,省著名心理專家們認為,楊同學此舉可能與心理壓力有關。
有著多年學生心理輔導工作經驗的,福州八中心理教研室主任謝維欣說,考生出現焦慮現象十分普遍,適度的焦慮對考生臨考有幫助,但是過多的心理壓力則會造成考生離家出走,甚至自殺現象的發生。
“其實,這種現象在平時很常見,只是因為關注度在高考這個點上,于是就被大眾引發到考生造假、高考不公平這個層面上。”謝維欣說,該事件一則不排除學生可能為了逃避現實,而臆想了所考成績及名次。“如果承認了自己經過三年努力,最后還是失敗的話,孩子在心理上可能受不了,于是在心理上就選擇了逃避事實,來減輕失敗的痛苦。”謝維欣說。
再則,可能與孩子性格有關。經歷了三年的高考,楊同學可能本身性格較為執著。“心理學上認為,如果性格過于執著的話,可能就會覺得自己沒錯。”謝維欣說,如果一旦事情沒達到其期望值,有很多性格執著的人就會產生“不是因為我做不到,而是外界對我不公”這個想法。
此外,國家心理咨詢師,福州市心靈綠洲工作室心理咨詢師謝文華說,“無論最終結果是真是假,我都希望社會各界能給孩子一個機會。”
謝文華認為,楊同學的行為是其成長中的一個歷程,我們都應該給予理解和接納,不要再給楊同學及其家人施加壓力。“我想告訴她,”孩子,天沒塌下來,路還很長,機會總會有的。“同時表示,如果楊同學有需要相關方面的心理咨詢,自己很樂意幫助。” (中新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