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國際金價跌破1300美元/盎司時,“中國大媽”入場了。短暫的反彈后,國際金價仍延續著大幅下跌的態勢,直至跌破1200美元/盎司后,投資資金開始進入抄底。正因如此,昨日,多個貴金屬市場出現“絕地反彈”。
截至昨日收盤,上期所滬金310合約收報253元/噸,收漲4.61%,滬銀1406合約大漲6%,收報4136元/噸。上海黃金交易所白銀T+D報收3954元/噸,漲幅為6.46%,黃金T+D上漲3.96%,報收252.98元/噸。
記者注意到,在金價反彈的背后,高盛拋出了一份“1200美元/盎司已觸及部分礦產商生產成本”的報告,報告稱如果礦產商減產的話,無疑將對黃金價格形成了非常強的支持。
另一方面,此前美聯儲關于量化寬松政策退出對市場的負面影響正在減弱,美聯儲官員們也紛紛表態安撫市場。紐約聯儲主席杜德利、美聯儲理事鮑威爾、亞特蘭大聯儲主席洛克哈特紛紛表示,貨幣政策不會馬上收緊,市場反應過度了。歐洲央行多位官員也強調寬松的貨幣政策不會結束。
就在各方出面“滅火”的同時,近幾個交易日美國股市疲軟的表現也使得部分投資資金開始回流金市。
數據顯示,近期道指結束了連續6個月的上漲局面,昨日報收14909.6點,跌幅0.76%。股市的回落使得“短期內聯儲不會縮減購債規模”的預期漸強,貴金屬多頭的信心有所增加。那么,此次的反彈是標志著“反轉”行情的開始,還是超跌反彈呢?不能否認的是,量化寬松政策依然是當前懸在市場的“達摩克利斯之劍”,退出只是時間問題,因此,國際金價在中長期并不被較多市場人士看好。
實物金需求方面,根據美國鑄幣局網站上周五公布的數據,因散戶及收藏家的需求下滑,6月鷹洋金幣銷售降至5.7萬噸,創下去年8月以來新低。此外,“中國大媽”也沒有在實物黃金的購買上也沒有繼續發力,而中國的流動性緊張局面以及印度最近實行進口限制都會影響亞洲市場的實物金購買。
有人愿意低位抄底搏反彈,也有人已經開始為金價的繼續下跌做準備了。據期貨日報記者了解,此前數次急速拉回的行情已經促使部分投資者買進看跌期權,為進一步的下跌走勢進行對沖。
由于美國經濟復蘇力道是決定美聯儲何時縮減刺激規模的關鍵,那么接下來美國即將公布的經濟數據將在短期內影響黃金的走勢,如果經濟數據向好的話,黃金的反彈行情或將延續,如果數據很槽糕,那么此次的反彈可能只是“曇花一現”。(期貨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