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價值被遠遠低估”
因為偽造琉璃器皿要比偽造瓷器或玉器容易,偽造者甚至不惜添加皇帝統一標識。因此,有行家提醒,收藏琉璃器皿,若不確定是真品寧愿放棄。藏家關鍵是向信譽度較好的賣主、拍賣商或經銷商咨詢。
■收藏周刊記者 崔權 綜述
琉璃是中國五大名器之首(金銀、玉翠、琉璃、陶瓷、青銅)、佛家七寶之一,但據媒體報道,中國明清時代的皇宮器物,如犀牛角杯、玉器和古代宮廷家具等的拍賣價一直暴漲,唯獨古代琉璃器物的價格卻遠遠落后于其他藏品。究其原因,正是因為這類古代器物是易碎品,而且流傳至今的數量有限,藏家并不熟悉它,從而忽視了它的收藏價值。
古琉璃器為何價值不菲?
琉璃,亦作“瑠璃”,是指用各種顏色的人造水晶(含24%的二氧化鉛)為原料,采用古代青銅脫蠟鑄造法高溫脫蠟而成的水晶作品。在古代,它是中國五大名器之首、佛家七寶之一,非常名貴�!段饔斡洝分械纳成褪且驗榇蚱埔恢涣鹆ПK而被貶下天庭的。
古琉璃器價格不菲,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其一,古法琉璃材料特殊,而且其制作工藝相當復雜,火里來、水里去,要幾十道工序才能完成,有的光制作過程就要十到二十天,且主要依靠手工。各個環節的把握相當困難,其火候把握之難更可以說是一半靠技藝一半憑運氣。僅出爐一項,成品率就只有70%。更關鍵的是,古法琉璃不可回收,也就是說一旦出現一點點問題,十數天、幾十道工序,多少人的努力就立刻付諸東流。其二,琉璃不僅僅是一種材質,更是一種文化產品,更重要的是,琉璃產品是獨一無二的,沒有兩個一模一樣的琉璃產品。
古代琉璃器皿的價格被低估
“與瓷器和玉雕相比,古代琉璃器皿藏品的價格幾乎沒有上漲,其收藏價值被遠遠低估。”香港佳士得中國藝術藏品專家波拉·安特比認為,“這類藏品價格不高,部分原因是藏家還未真正將注意力轉移到這種藝術品上來。拍賣會上的中國古典琉璃器皿的展品并不多見,因此它的名氣稍有遜色。”
據2010年佳士得的中式玻璃工藝品拍賣紀錄顯示,乾隆皇帝時代的紅鳳凰玻璃壺賣價超過200萬美元。磨損的手柄是青銅鍍金,浮雕裝飾設計十分精巧,它借用了18世紀歐式風格,又與古代中國青銅器相得益彰,其中蜜蜂彎腳正好印證出最典型的中國古代帝王器皿風格。但相比之下,一尊明代的青瓷花瓶在香港蘇富比(微博)拍賣價格卻達到2160萬美元。
玻璃胎畫琺瑯器故宮(微博)藏鼻煙壺件件是精品
始創于康熙朝的玻璃胎畫琺瑯,在乾隆朝發展至頂峰,制作數量開始增多,以鼻煙壺為主。玻璃胎畫琺瑯器皿主要是在造辦處琺瑯作制作完成的。故宮藏玻璃胎畫琺瑯器20件左右,除兩件玻璃瓶外,其余都是鼻煙壺,幾乎件件是精品。
玻璃胎畫琺瑯器是清代玻璃中制作工藝難度大,又具有較高藝術性的作品,是玻璃、琺瑯、繪畫藝術的集合品。玻璃胎畫琺瑯器的制作對生產技術要求較高,因玻璃與琺瑯的熔點比較接近,溫度低琺瑯呈色不佳,溫度高則玻璃易變形。從僅見的傳世真品看,能夠在寸天厘地的掌中珍玩中完整地表現出山水、人物和花鳥,確實體現了匠師們鬼斧神工的技藝。
2011年11月28日,香港寶龍拍賣行舉行第四次拍賣會,專門拍賣著名藏家收藏的鼻煙壺。170余件藏品被拍出。最常見的鼻煙壺售價從幾百美元到十幾萬美元不等。其中包括寶石紅內畫鼻煙壺、雄黃鼻煙壺和五彩鼻煙壺。拍賣另一亮點是粉彩琺瑯鼻煙壺,其設計的獨特在于壺身復雜的歐風紋理。主面帶有歐式風格而側面是中式山水畫。拍賣總數曾預計,這件稀世珍品估計約為63萬美元至120萬美元。另有不少藏品供初級藏家選擇。一只產于1720年至1790年間的雄黃鼻煙壺和產于1740年至1880年間的水晶鼻煙壺估計在3600美元至6400美元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