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良志:從中國傳統的內在邏輯來看,文人畫是人對世界的一種感覺,和從感覺中所得到的啟發。繪畫的存在自有它內在的因素。中國人的哲學長期以來對語言、對知識一直采取一種比較警惕的態度。從老子的“言無言”到禪宗的“不立文字”,我們難道要反對語言嗎?不是,它本身不是反對文字,也不是反對語言,它是反對用有限的方式去檢視無限的可能性。人以為自己發明了一小打符號,然后把它編輯成邏輯系統,就保有一種對世界解釋的可能性,實際上這是一種妄念,達不到解決問題的目的。而中國畫就是讓繪畫來完成這樣一個使命,它通過繪畫來解脫語言、知識的禁錮,直接用生命本身去實踐,即所謂青山自青山,白云自白云,完全是一種內在的生命發現。(光明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