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bject id="bz0x0"></object>
      <acronym id="bz0x0"></acronym>
      <p id="bz0x0"></p>
    1. <td id="bz0x0"><ruby id="bz0x0"></ruby></td>
      <pre id="bz0x0"></pre>

      首頁 > 書壇畫苑 > 書畫人

      葉炳喜的書法世界

        葉炳喜,生于1940年,丹鳳縣人。1963年畢業于西安美術學院國畫系,畢業后自愿報名支邊,赴黑龍江伊春林區工作,直到1978年底才葉落歸根回到陜西,在咸陽博物館從事文物陳列設計和書畫創作�,F為中國書法家協會創作委員會會員,省美術家協會、書法家協會會員,陜西省文史研究館館員,咸陽市書法家協會名譽主席,出版有《葉炳喜書法集》、《葉炳喜書法藝術》。

        在咸陽市博物館工作的23年,是他人生最關鍵的一個階段,因為這里陳列和保存著大量與書法有密切關系的文物,如秦漢瓦當、青銅器銘文、秦詔版、碑石、墓志、古璽、古字畫等,都是珍貴的學習資料,真可謂得天獨厚。他長期受著古代文明的熏陶和滋潤,在歷史、古文字、書法等方面得到了極大的豐富和提高。

        葉炳喜是學國畫的,深知繼承古代優秀文化藝術傳統的重要,多年來臨過的碑帖、銘文、簡櫝有近百種,一些經典作品更是他學習的重中之重。他對書法如同信教,十分虔誠,為了攀登藝術高峰,他不怕孤獨,耐得寂寞,悉心鉆研,銳意進取。上美院時親受陳瑤生老師的教誨,以后又多次求教于劉自櫝、陳澤秦、王崇人、薛鑄、傅嘉儀等名家,并出省拜訪張海、王澄、胡介文、周俊杰等先生,不斷地充實和提高自己。葉炳喜認為“厚積才能筆路寬”,他碑帖兼攻,遍學諸家,重傳統而不拘泥古法,“熔碑冶帖、塑造自我”是他遵循的惟一原則,對楷、篆、隸、行、草都有較深的造詣,是我省涉獵面最寬的書法家之一。他常用不同的書體和風格進行創作,參加展覽。

        他的楷書,由唐入手,上溯魏晉,下習明人,構體嚴謹,筆力勁健,靜中寓動,俊逸秀美;篆書先學石鼓,后學吳讓之、鄧石如,線條蒼勁,渾穆透力,特別是他的鐵線篆,字型修長,線條瘦挺而均勻,高古典雅,婀娜多姿;隸書法宗漢碑,間參摩崖和簡櫝筆意,線條遒勁凝練,結體開張、寬博,或方或扁、或工或奇,極富變化;行草書以“二王”為基,繼學米芾、王鐸、黃山谷,揉進魏碑和漢隸筆勢,縱橫奇崛,跌宕起伏,常以中鋒立骨定勢,以側鋒取妍求趣,提按自如,動靜咸宜,用墨也很講究,濃淡枯潤,相映生輝。

        20世紀90年代中期,葉炳喜的書法進入輝煌時期,他的作品先后入選“全國第一屆正書大展”、“首屆中國書協會員優秀作品展”、“全國首屆大字書法藝術展”、“八屆國展”、全國首屆自撰楹聯書法展等一系列國內外大展,獲各種獎項48次。有大量作品被省、市政府作為禮品饋贈給外國友好城市,數百幅作品被毛主席紀念堂、中國歷史博物館、臺灣省美協、天津大學、新加坡書法中心等權威機構收藏、出版或刻石。

        葉炳喜任咸陽市書協主席十年來,邀請全國名家到咸陽講學,同全國及省內書法先進地市搞聯展,獎勵入選全國書展作者,舉辦書法理論研討會,成立咸陽市書協書法培訓中心,帶出了一支有實力的中青年創作骨干隊伍,為繁榮和發展咸陽書法事業做出了貢獻,被省文聯和中國書協授予“德藝雙馨”優秀會員稱號。

      • 相關閱讀
      • 不老的時間 不老的畫——崔婉儒畫作印象

          認識她是從她的畫開始的�! ∷@然喜歡畫梅。她畫梅花似乎不喜歡簡潔,喜歡繁復,虬枝張揚粗糲,有一種遒勁剛勇、鎖不住的力量在濃重的墨色下奔涌,而更洶涌澎湃的則是那流淌于蒼枝之間的花影,一點都不懂得收...

        時間:05-18
      免責聲明:本網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本網站轉載圖片、文字之類版權申明,本網站無法鑒別所上傳圖片或文字的知識版權,如果侵犯,請及時通知我們,本網站將在第一時間及時刪除。
      亚洲中文无码不卡视频_青青青青久久国产免_国产精品视频久久第一页_亚洲无码在线免费观看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