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52個國家級貧困縣摘帽一年
過渡期專項監督助力鄉村振興
“又有500只的訂單!”11月8日,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和田縣拉依喀鄉兔養殖合作社,電商百人團的網絡主播們正在直播帶貨,一條接一條的訂單讓人合不攏嘴。這些網絡主播大多曾是建檔立卡貧困戶,精準幫扶讓他們吃上了“電商飯”,當上了“新農人”。
“通過直播帶貨推薦本地特產,銷售額超過了500萬元,還帶動了100余人就業�!痹摵献魃缲撠熑讼蛘谠撪l開展專項監督的和田縣紀委監委工作人員反饋過渡期電商扶持政策落實情況,“良好的營商環境讓合作社發展沒有后顧之憂�!�
民族要復興,鄉村必振興。2020年11月,隨著貴州省紫云縣、納雍縣等9個縣退出貧困縣序列,當年剩余的52個國家級貧困縣實現脫貧,這也標志著全國832個貧困縣全部摘帽。一年來,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充分發揮監督保障執行、促進完善發展作用,扎實開展過渡期專項監督,推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為鄉村振興提供堅強紀律保障。
貴州省紀委監委緊扣過渡期相關工作要求,制定過渡期專項監督方案,列出工作重點,細化監督清單,堅持問題導向,以監督倒逼責任落實。省市縣紀委監委領導班子成員帶隊深入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走訪排查,通過帶件走訪、現場督辦、重點回訪等方式,堅決糾治脫貧摘帽后出現的精神懈怠、思想松動、工作斷檔等問題。截至目前,該省紀檢監察機關共走訪項目2731個、群眾10497戶,精準查找產業項目、“四個不摘”政策落實、易地扶貧搬遷后續扶持等問題3015個,推動解決問題2717個。
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銜接鄉村振興,防止返貧是關鍵。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紀委監委把開展防返貧動態監測作為重點,專項督促相關職能部門完成全覆蓋返貧風險戶排查,對因病、因災、因學、因意外事故等收入驟減或支出驟增的脫貧戶實行救助,兜牢防貧底線。
據了解,該州建立防返貧動態監測機制和幫扶機制,將有返貧致貧風險的家庭納入全國防返貧監測信息系統,同步落實幫扶措施。州紀委監委對重點幫扶縣開展兩輪暗訪督查,發現識別不精準、幫扶不到位等問題51個,起底脫貧攻堅中存量問題線索224個,查處基層“微腐敗”513件1127人。
云南省唯一的苗族自治縣——屏邊縣,山地面積占全縣國土面積的100%。特殊的地形導致了屏邊貧困程度深,減貧難度大。脫貧摘帽后,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紀委監委把堅決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底線作為監督檢查重點,適時調整完善防范返貧監督機制,通過入戶走訪、查閱臺賬等方式,緊盯行業部門主體責任、惠民政策、項目資金、鄉村治理、干部作風等重點,糾治過渡期的腐敗問題和不正之風。
為打通監督“最后一公里”,紅河州紀委監委、屏邊縣紀委監委完善鄉鎮紀檢監察協作機制,深入推進清廉村居建設,強化對村級財權、物權、事權的監督。如今,鄉村面貌日新月異,群眾生活蒸蒸日上。屏邊縣建立股份合作機制,實現村集體經濟全覆蓋,76個村集體收益3.5萬元以上,全縣村集體經濟實力明顯增強。
從脫貧攻堅成果鞏固拓展,到鄉村振興全面推進,近一年來,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始終聚焦監督首要職責,整合基層監督力量,不斷提升基層監督治理效能。為切實做到專項監督“專起來抓”,和田地區紀委監委成立過渡期專項監督工作專班,實行“一縣一清單”“一部門一清單”,推動形成各級紀委書記專門抓、部門統籌協調抓、問題線索優先處置等工作機制,集中全地區紀檢監察力量,上下聯動、一體監督。截至10月底,該地區紀委監委過渡期專項監督已經走訪8個縣市,發現并督促整改影響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方面問題33條。
在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節骨眼上,紀檢監察機關堅持嚴的主基調,堅持問題導向,態度不變、決心不減、尺度不松。廣西壯族自治區紀委監委切實把過渡期專項監督作為重要政治任務,保持工作連續性、穩定性,認真總結專項治理經驗、開展調查研究,針對新矛盾、新情況、新要求,邊研究、邊部署、邊啟動,加大對群眾身邊腐敗和作風問題的整治力度。全區紀檢監察機關強化問題線索處置,對專項監督中新發現的問題線索,強化移送和督辦,確保第一時間核查、查處、辦結。
“今年前10月,全區查處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1580件�!弊灾螀^紀委監委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為做到查處一案、警示一片、治理一域,公開通報過渡期違紀違法典型問題的同時,督促案發地、單位領導班子召開專題民主生活會對照剖析,及時采取針對性措施防范風險,堵塞漏洞和監管盲區。
本報記者 李靈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