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上海4月11日電 (記者 姜煜)交通銀行11日在上海發布第40期《交銀中國財富景氣指數報告》稱,中國經濟結構持續改善、增長質量逐步提升,“兩會”更加關注就業、醫保等民生問題,同時傳遞出進一步為實體經濟減壓降負的政策信號,使得當前中國小康家庭對經濟發展的信心增強。
《交銀中國財富景氣指數報告》每兩個月發布一次,調查對象為稅后收入8萬元至12萬元人民幣的中國城市小康家庭,本期調查數據收集時間為3月份,共1837個樣本。本期財富景氣指數上漲4個百分點至138點,收入增長指數、經濟景氣指數、投資意愿指數三個分類指標均呈上揚態勢。
從今年前兩個月的中國宏觀經濟數據來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初顯成效,供需兩端回升帶動生產加快,3月制造業PMI擴張勢頭增強。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副總經理周昆平表示,近期經濟運行向好勢頭與本期受訪中國小康家庭對宏觀經濟景氣感受度保持一致。
“此外,今年政府工作報告釋放出加快推進基礎性、關鍵性領域改革的信號,將在國企國資、財稅體制、金融體制和服務業等多個方面,通過打破行政壟斷、簡政放權等來提升資源配置效率,激發微觀主體活力。這些政策措施對提振居民家庭的信心起到了積極作用”,周昆平稱。
2017年中國政府公布的新增城鎮就業目標是1100萬人,比去年增加100萬人,表明經濟工作的重心將更加重視就業問題,調查表明,小康家庭對就業形勢的判斷也較上期更加樂觀。
本期小康家庭財務狀況也較上期有所改善,除了受美國加息影響,外匯投資收益走低外,小康家庭的股票、基金以及債券收益均較上期上漲。不過,受訪小康家庭不動產投資意愿仍持續下行。據報告分析,3月以來中國諸多城市實行房產限購政策,促使小康家庭對未來不動產的投資意愿明顯降低。(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