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追逐財富成了人的本能,財富就成了一座圍城。有的人千方百計地想進去;有的人明知這是是非之地,卻又不肯出來;還有的人是想出卻出不去。在財富這座圍城前,各種人把自己人性中的善與惡表現得淋漓盡致。
有財富不等于擁有幸福
誰都知道財富并不等于幸福,但都難以抵御財富的誘惑。
有的人在為財犯罪后才了解了財富,有的人在年老力衰時才知為財而悔,還有的人至死都不忘對財富的追求。幸福的人生應該從對財富的理性認識開始。無論你在這座圍城之內還是之外,只要有正確的認識,就會幸福終生。
財富是每個人幸福的物質基礎。那些鄙視財富的人,或者是已經占有了大量財富、故作清高,或者是不愿意為財富努力工作、安于貧窮的人,他們對財富的態度都不是正確的。社會的存續和發展有賴于財富的增加,如果每個人都藐視財富,這社會就不可能有進步;同樣的,如果每個人心里都想得到財富,卻裝出一副不愛財的清高模樣,這社會不就太虛偽了嗎?
正確的人生應該從理直氣壯地向財富這座圍城進發開始。人生就是創造財富并享受幸福的過程,創造財富并實現幸福必須有兩個原則。一是我們常說的“君子愛財,取之有道。”我們創造財富的活動不能突破法律的底線,并遵守社會的道德規范。取財無道者,財富帶來的不是幸福,而是無盡的痛苦。那些貪污受賄入獄的官員,那些走私造假的商人,那些出賣靈魂的騙子,即使在他們最風光時,心里也總有抹不去的恐懼纏繞。一個在恐懼中度日的人再有錢,也談不上幸福。
另一個原則是不能貪得無厭。人在能力上是生而不平等的,也許是遺傳基因的問題,也許是其它我們未知的原因。人的先天能力不同,后天生長的環境更是迥異,所受的家庭與社會教育不同,努力程度不同,機遇也有差異,這些共同決定了個人獲得財富的能力不同。“貪得無厭”指的是首先是超越自己能力的財富需求。一個資質平平且不愿付出艱辛勞動卻想擁有比爾·蓋茨財富的人,那必是自尋煩惱,或最終走上“快速致富”的犯罪之路。另一個含義是,即使能力再強,命運再好,對財富的追求也應該有個限度。對任何人而言,財富永遠不可能是無限的。
適時地走出財富圍城
許多人都羨慕那些擁有大量財富,或者說走入財富圍城最中心的人。但必須知道,對絕大多數人而言,這永遠只能是一個無法實現的夢想,極富的人在任何社會都是極少數。每個人應該記住一句俗語:有多大碗,吃多少飯。說起來似乎有點不思進取之意,實際上卻是平凡的真理。即使在美國這樣富有的國家,絕大多數人也就是小康或略強一點的中產而已。那種奢華的生活永遠不是一般人能夠享受到的。如果個人的野心過大,這個社會不是有更多的財富,而是會有更多的犯罪。了解自己的能力,知道自己該進入財富圍城的哪一點,這就是一種理性對待財富的道路,也是走出了財富圍城。
其實對那些沒有進入財富圍城中心的人而言,走出圍城并不難,起碼他們會在數次嘗試失敗后知難而止,過一種自得其樂的平凡生活。難以走出財富圍城的是那些已經進入這座圍城中心的人。這種人又有兩種情況,一是不想走出,另一種是想出而出不來。
人對財富的欲望是無限的,財富圍城的中心也并沒有設限。有的人已經相當富有,無論過如何豪華的生活,錢也花不完。但他們卻無法放棄對財富的追求,他們追求財富不是為了用金錢換取物質或者精神享受,而是為了有更多的財富,他們甚至不知道這些財富對他們來說有什么用。追逐財富也是要付出代價的。他們為財富付出了那么多人間的享受,放棄了親情和朋友,甚至放棄了做人的良知和道德底線。其結果并不美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