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著自己的律師事務所,收入高且穩定,家庭負擔較輕,經專家分析,理財缺乏規劃的郭東先生如何合理地規劃自己的資產和收入?如何使自己的資產保值增值?如何保障女兒教育所需的經費及為夫妻退休計劃做好準備呢?
律師在許多人心目中是令人羨慕的職業。
法庭上,他們鏗鏘雄辯;工作中,他們精明干練;生活里,他們自信灑脫。
郭東今年45歲,一家三口,妻子在一所大學教書,女兒今年13歲,正上初二。郭東是當地的資深律師,10年前牽頭創辦自己的律師事務所,連續幾年獲得省級“十佳”稱號,擁有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等全國重點院校畢業的數十名執業律師。
律師行業有“三年不開張,開張吃三年”的說法,其收入基本上是取決于接手案子的數量和案值。最賺錢的是那些從事企業產權業務的律師,收入動輒以百萬計。郭東雖非名聲遠揚的大律師,但從業二十多年,最擅長公司產權、知識產權、房地產案件的處理。他接案子很挑剔,萬元以下的案子一般不接。不過他也有感性的一面,平時比較關注弱勢群體,給他們提供法律援助。他認為,律師的職責是要對社會承擔一定的責任,成為社會的平衡器。
雖然律師社會地位優越且收入不菲,實際上屬于一個高危職業,因為他們工作強度大、節奏快、應酬多,有時為了收集證據,甚至會有生命危險,是一群在走“鋼絲”的人。因此,如何能合理規劃自己的財產,給自己和家人以切實的保障,也是像郭東這樣的律師們所迫切關注的問題。
財務狀況:
郭東在律師事務所的年收入100萬元左右,同時他在一個企業掛職法律顧問,每年報酬5萬元,旱澇保收,妻子年收入6萬元左右。目前他的家庭資產包括300萬元銀行存款、100萬元的別墅和一輛奧迪A6汽車,夫妻雙方父母均有社保。
理財規劃:
郭東屬于家庭年收入100多萬的高收入階層,但其資產組合和配置缺乏整體規劃。從對他的投資風險測試看,他屬于穩健型投資,其理財目標主要是資產的增值、事業發展及子女教育的投資規劃。
針對郭東的具體情況,采用投資組合的方式,可以實現“風險相同時預期收益最大化”和“收益相同時風險最小化”的權衡,使各組成資產的風險由于分散化而大量抵消,從而達到降低資產整體風險或者提高收益的目標。
2006年郭東在理財經理的指導下牛刀小試,除購買一部分股票型基金外,還利用流動性資金持續進行新股申購,收益頗豐。最重要的是,經過2006年一年的投資,郭東的理財意識進一步明晰,他借助理財經理進一步對自己的資產做了一個長遠規劃。
養老和醫療保障在所有的理財規劃里永遠排在首位。郭東的律師事務所尚沒有辦社保和醫療保險,只有郭太太一人有社保和醫療保險,但即使兩人均有三金,一般的單位為職工購買的各種社會保險額度都不高,理財經理建議郭東本人盡快辦理有關社保和醫保,并在此基礎上和太太再購買一些商業保險作為必要補充。在商業險的配置上,郭東夫妻二人也有所不同。作為家庭收入主要來源者,郭東平時喜歡旅游和探險,因此他在購買人壽險、大病險、意外傷害險和養老險的時候,主險配置了長城人壽一年2.65萬元的金貴年金保險和長城人壽一年0.56萬元的康瑞重大疾病保險,附加意外傷害險;郭太太工作穩定,所在高校醫療保險等福利健全,因此她選擇購買了一年1萬元的大病險、意外傷害險作為補充;另外,經過對比,郭東為女兒購買了一年2670元的長城人壽愛心寶貝少兒重疾險,為孩子的成長提供了重要保障。
平時,郭東除了必要的生活費外還需要其它流動資金,所以可以在銀行存入50萬元活期存款,或者部分購入貨幣市場基金,在保持流動性、安全性的前提下兼顧資產收益性,以應對生活中的不時之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