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干卿一頁頁翻開浙江少年兒童出版社出版的那本《愛的教育》,向記者解釋他在每頁紙上用不同顏色筆跡標劃出的橫線、曲線、圓點。
翻譯行業抄襲手法花樣翻新
在越打越多的官司中,王干卿發現,抄襲盜版的手法可謂花樣翻新。
王干卿說,在五年前或十年前,抄襲者是一字不差地照搬照抄。鑒于明目張膽的抄襲容易被人“揪住辮子”,近年來抄襲者手段更新,采用對兩個或三個以上的版本進行抄襲,抄一段再改寫一段,或刪字或加字,規避抄襲指控。
“抄襲盜版《愛的教育》的案中案、連環案正在增多。”王干卿告訴記者,在他訴至法院的14起維權官司中,有三家出版社是重復、多次對此書侵權。面對洶涌泛濫的盜版勢頭,王干卿對繼續尋求法律途徑維權的努力已經有心無力,因為“實在沒有那么多精力了”。
法制日報北京3月29日訊